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幼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合集),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幼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合集)》范文。
我班在激发幼儿阅读的基础上,整合本园的教学特点、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孩子在兴趣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在实践中运用,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现将此次学习心得如下:
一、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活动中寻找好方法
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中班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我们就鼓励孩子们学一学,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在拓展活动中,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了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同时,让孩子在富于童趣,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快乐识字也是恰到好处。例如,在读本《它藏在哪里?》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更具体、形象的了解小动物们的外形的特点,教师找来很多有关小动物的图片,先从图片着手,认识各种不同动物,再结合头饰开展表演,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很好的将小动物的知识与故事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机器人》、《我爱妈妈》等读本中,教师利用肢体语言等形式很好的让幼儿掌握了学习内容,快乐的进行识字。
2、活动中需要教师的赞赏和鼓励
赞赏和鼓励是语言发展的催化剂。幼儿之间的阅读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如何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空间的发展,我想教师的鼓励和赞赏是很重要的。有的孩子表现出很安静,喜欢独自一个人看书,在活动中,当老师请他出来回答时表现的很紧张,但老师知道他并不是不会,是不敢表现,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鼓励,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积极鼓励,以及在同伴面前表扬他们的大胆表现,经过一段时间,教师发现这部分孩子在活动中有了明显的进步。像我班还有在阅读中表现出没有耐心、专注力不够,阅读的时候坐不住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采用个别指导、在活动中耐心的引导,针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促使他们在阅读方面获得进步和提高。
3、丰富的阅读材料促使幼儿阅读兴趣的提高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我们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一些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意义突出且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在活动中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认识图书的封面、封底、页码,教幼儿看书时一页一页轻轻翻,并把已读过的分享阅读书流在图书角供幼儿翻阅。为了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阅读材料,把儿歌式和故事式的阅读材料轮流出现,使幼儿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获得不同的语言体验,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调动家长参与阅读教学,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幼儿分享阅读的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我们根据课程需要定期向家长宣传阅读方面的内容,请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讲故事,一起制作图书,在班级里开展讲故事比赛,使孩子们既体验到了亲子阅读的乐趣,还让他们都获得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围绕班级阅读开展的内容,我们还指导家长如何在家进行引导,和个别家长交流,分享他们的亲子阅读心得等,一个学期下来,家长们都能积极配合我们,参与我们的阅读活动,平时注重和他们的交流,相互交换关于阅读方面的知识经验等。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途径。
总之,幼儿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在阅读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
11月27日,我参加了全县幼儿园园长培训,我聆听了两位幼教领域领军者的精彩讲座,实验幼儿园冷丹丹主任《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安口镇中心园杨玉凤《对园本教研的思考》。她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观察教学课堂对教师的重要性。
本人认为课堂观察是一种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有明确的目标者性,计划性。课堂观察与记录是让我们听课者和评课者消除了很多疑虑,因为它所关注的问题不再是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为教师的教学划分等级,它指向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它旨在提高课堂效率。明白了这点,对今后的评课有了明确的引领,有了很大的作用。
二、反思课堂教学观察的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观察的内容:
1、教学活动,过程,课型特点;
2、活动时间与学生积极投入活动的时间长度;
3、学生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及其使用的主要学习策略;
4、教师提问的类型和学生回答的机会,内容与方式;
5、同伴、小组活动的方式,所作回应,所作语言,小组的活动;
6、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等。
通过学习课堂教学观察的内容,本人认识到今后要由观察他人课堂中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从感悟中去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以往听课,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老师的教学情况,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等。然而,在课堂上我们更多忽略了探讨师生互动与教育成效之间的关系;观察学生的态度及其行为表现(如投入学习或非投入学习);课堂观察不清,很显然,由于听课目的不明确,加上课堂观察的技术或策略不明确,更无法有效进行听课活动。,而课堂观察要求我们更多是把视角更多地投向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有四十分的过程,投入越多产出也就越多。即使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如果没有认真的听讲,对于这样的学生课堂效率就相当低。
课堂的学习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的讲课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注意观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反应是否积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积极的交流,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等负面情况。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学生时,可以更好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的或者坏的,以后再从自己的课堂上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调整或者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
三、园本教研活动师园共赢
一提到“园本教研”四个字后,许多教师会认为那是园领导的事。当听了杨玉凤老师做的《在园本教研中提升自我》的讲座,让我们深深懂得,它是提高每位教师业务能力,实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园今后会针对教研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园为本,以人为本,以研为实,倡导教育反思,体现教师主体性,让每位教师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提升自我,同时也能促进我们幼儿园蓬勃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要积极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进行分析与反思,善于观察教学课堂,使自己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认真组织全员教师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提升本园保育水平。
推荐专题: 幼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