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小学纲要培训心得体会(推荐3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小学纲要培训心得体会(推荐3篇)》范文。
最近再次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陶行知先生的专著,我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孩子、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创新的重要性。
一、育人为本,尊重学生。
“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纲要》提及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教育离不开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不是优质教育。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产生良性教育。教师多年,我更加觉得教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要学会与学生心灵交融,“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学生在乎老师的一视同仁,渴望得到赞赏,我们要努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去享受快乐和自信,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二、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在政治思想方面,我们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得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需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我们只有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才观,去除一味追求教学成绩的想法与做法,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能“活”起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爱岗敬业,提升修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可见,我们更应该爱岗敬业,自觉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中的磨练,坚强内省和慎独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参加了中小学校长在线培训活动,认真听取了教育部袁部长和其他领导、专家、学者的讲座,感觉获益匪浅。根据学习情况,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依据纲要,明确学校发展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明确表明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做到“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根据我校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确定并调整学校的教育理念:
1、“育人为本”,就是把“育人”作为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来重视,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生动成长,促进学生活泼成长。
2、“改革创新”,就是把“改革”与“创新”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发动机”来重视。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现在是知识社会、信息时代,社会对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学校一定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来重视,同时,下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育人成败的关键。
3、“促进公平”,就是把“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来重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对学校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单亲生、留守生、特困生、学困生、残障生等“特殊群体”,一定要平等对待,特殊关爱。
4、“提高质量”,就是把“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教育的核心任务来重视。学校必须教育和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强化课堂教学,强化教育疏导,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
二、依托新校建设,打造“学习型”团队
《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教育发展任务,并将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现今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由之路。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的过程。作为一所县级重点中学,作为一所刚刚迁建的学校,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师德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深入学习新时期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借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李希贵的“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等名家思想以及我校教师的学习心得和工作反思;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组织教师到外地和兄弟学校学习、培训;以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合作式学习的整合研究》、省级课题《“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花键》、《民族舞蹈》、《**史话》、《博客网页制作》、《体操训练》、《传统武术》、《激情英语》等7项校本课程为亮点,深化教研,深化教改,深化交流,深化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书香型”学校。
三、从根本入手,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要做好必须勤于业。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在“任务”上从“输出型”向“培养型”转变,在“观念”上从“一人发言”向“师生合作”转变,在“内容”上从“理论型”向“实际型”、“实践型”转变,在“要求”上从“权威型”向“学习型”转变,在“方法”上从“满堂灌型”向“指导型”转变,在“评价”上从“终结型”向“过程――结果型”转变;深入开展“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教育服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开展政治学习、主题演讲和师德先进教师评选等活动,使每位老师自觉精敬于业,乐融于群,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逐渐打造出一支学科学、学理论、学教育、学政治、学业务、学法律、爱教育、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有爱心“六学五爱”的学爱型教师群体;严格班主任的选用,把最有干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师任用为班主任,每年拨出专款进行班主任培训,提升班主任工作和管理水平。严格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精致化、精细化;教育教师必须明白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学校教育既是一个光荣岗位,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代,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反映语文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课程。我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在听了有关专家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我省专家关于选课、课程实施、案例设计等方面也作了深刻剖析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下面就这几天的培训,谈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今后的教育目标是以指向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为核心,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生存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是顾及学生特点的一条快捷、有效、合理的途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他们喜爱的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在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三、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贯彻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地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才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唯一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教育的进步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应把握好课程改革这样的机会,使教育事业再创佳绩。
推荐专题: 小学纲要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