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五好媳妇事迹材料开头(合集),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五好媳妇事迹材料开头(合集)》范文。
面对别人的称赞,刘彦华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刘彦花,现年50岁,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2021年,和她生活了20多年的婆婆突患脑出血离开了人世,从此,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公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婆婆去世,公公一蹶不振也病倒了,她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耕作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陪在公公身旁,安慰老人,鼓励老人振作起来。
后来,公公的病情加重,丈夫为了生计常年出外打工,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回来,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她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二年。她为公公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芬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卧病在炕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她自始至终都倾注着一个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她怕近80岁的公公寂寞,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新闻。
公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0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公公铺上。冬天出门之前,她总是把饭菜盛好温在炉子上,让公公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公公爱干净,她总是把公公的衣服被单、褥单洗得干干净净。
公公在医院住院,她一有空就到医院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由她照顾。
当公公听说旗妇联要推荐好媳妇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荐上去,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爸,作为小辈,我们孝敬您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干活的动力”
丈夫在外地打工,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2点多。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打工,公公病了,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远在外地的丈夫。在她报喜不报忧的一个又一个电话中,丈夫在赤峰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年,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
刘彦华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在场的亲邻都被她的举动所感动,邻居一位老人说:“我送走过那么多的老人,从来没见过这样孝敬的媳妇。”婆婆去世后,她怕80多岁的公公寂寞,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公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0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公公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为使公公不犯病,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公公铺上。冬天上班之前,她总是把饭菜盛好温在煤火上,让公公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公公爱干净,她总是把公公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公公在公疗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她一有空就到医院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给她打电话。如今,老人已年近90,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象90岁的老人,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2000年至今,她的家一直被县妇联评选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当公公听说县妇联要往市里推荐好媳妇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荐上去,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爸,作为小辈,我们孝敬您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弟媳说:“姐姐的孝心感动了我”
身教胜于言教,以前娘家父亲和弟媳关系处的很紧张,媳妇说公公太倔强,公公说媳妇不孝顺,她劝了父亲,劝弟媳,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弟媳因为照顾学生在她家住了一个多月,看到姐姐每天都像亲闺女一样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动了,她说:“都说姐姐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回家后她主动和老人冰释前嫌,脏活重活抢着干,老人见人就讲媳妇孝顺了,弟媳也说老人变的通情大理了。如今,娘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奶奶去世时,十多岁的儿子跪在奶奶的身旁郑重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头,以回报奶奶对自己的疼爱之情;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儿子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会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如今,已读大二的儿子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学业优秀,任班干部,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
她从事办公室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她从商业到城管,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她以工作为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办公室这块园地里。她对自己起草的文件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特别是任城管办机关办公室主任后,工作忙、任务重,可谓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为赶材料,她和男同志一样加班加点到凌晨;为赶材料,她很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儿子说她是“拼命三郎”,丈夫说她是“工作狂”。今年“五一”节,儿子和她提前预约要到驻马店买衣服,但因县人大要听城市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她又变卦了。原本是一诺千金的她,因对工作的执着而一次又一次失信于儿子,望着儿子失望、无奈、宽容的复杂表情,她常常觉得对不起儿子。几年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被评为“市女职工先进工作者”,县“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工作者”,年年被县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城管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今年,被驻马店市文明委评选为“市文明市民标兵”。
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真爱无言。
查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二十九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用她年轻、聪慧、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我们邓登垭村人尽皆知的好媳妇!
查茹,安康人,2012年,与邓登垭村青年张昌明结婚。婚前,她就知道张昌明有一个身体孱弱的母亲,一个身患脑梗、腿部残疾的父亲,还有一个年迈的爷爷,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但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于是,她毫不犹豫的嫁给了这位老实本分的青年。
婚后,查茹和丈夫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忙着地里的农活。她与丈夫打算着,等有了孩子,就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做点小买卖,争取早日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在他们结婚第二年,婆婆突患脑溢血住院,得知消息,在外务工的夫妻二人连夜赶回来。医药告知要马上动手术,需要家属准备钱,对术后能否治疗好不确定。面对突来的灾难,夫妻二人束手无策,是治疗还是放弃?治疗需要很大一笔钱,钱又从哪里来?不治疗,难道眼睁睁看着婆婆死亡?查茹坐地失声痛哭,想到自己失去父母较早,当初嫁过来时,婆婆就像自己亲妈一样待她,在婆家才真正体会到了母爱。她和丈夫商量,就是借钱也要给婆婆治病。东拼西凑,总算给婆婆动了手术。在医院里伺候婆婆她无微不至,亲力亲行,给婆婆洗脸、洗手、喂水喂药、端便盆,从不嫌脏嫌累。一个多月下来,整个人都憔悴了,瘦了整整一圈。住在同一病房的人,都以为查茹是婆婆的亲闺女,得知是儿媳妇的时候,有人对婆婆说:“你有这样一个知疼知热的好媳妇,好有福气呀!”不久,婆婆还是没有挺过来,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婆婆走了,压在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公公腿上有残疾,还患有脑梗,爷爷70多岁了,以前,婆婆在的时候,给一家老小做饭,能帮着照顾家,查茹和丈夫还能安心在外面打工挣钱,可是现在………,查茹明白,才一岁多的女儿,需要她;家里地里的活,需要她;行动不便的公公和年迈的爷爷,需要她。她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思量过后,她让丈夫外出打工,她来照顾家。
自从婆婆走后,公公的脾气变得有点暴躁,一发起火来就控制不住情绪,见谁骂谁,连儿媳妇也不例外。每次被公公骂时,她总是忍者泪水,但绝不还口顶撞。有邻居看不过去,替她鸣不平,她却说:“婆婆没了,公公一定是太孤单了,才会这样,顶撞他,只会让他的火气更大,弄不好还会气伤身体。那样,不只他难受,我们也操心,还不如让他把心里的火发出来,心里舒服些!”过后,公公也很愧疚,觉得对不起这位善良、孝顺的好儿媳。
查茹悉心照料着一家老小,一日三餐,都是热汤热水的伺候,生活虽然艰难,她还是尽最大努力,把生活调剂的好一些,能使老人和孩子吃的高兴。无论再忙再累,她总是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一家老小穿的衣服干干净净。都说,20多岁的姑娘正是打扮、赶时髦的时候,但是,也许是生活的逼迫,也许是勤俭的本性,查茹很会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场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涮买烧能俭则俭,朴素勤俭为本,一家人都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连桌椅、沙发等家具都是很普通的木质用品。去城里买东西,再晚也舍不得吃一顿饭,就是买几个烧饼回家也是塞给公公、爷爷和孩子手里。走进查茹的家,你会感觉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在生活中,查茹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影响全村,团结邻居,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左邻右舍,有什么事都愿意请她帮忙,她也热心周到,随叫随到。种在地里的菜吃不完就给邻居们这个分一点哪个分一点。在邓登垭村生活了6年,从来没和人吵过架,闹过别扭,在邻里之间口碑甚好。
2016年,她们家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能享受到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查茹并没有像其他贫困户一样等、靠、要,利用扶贫政策,她在自家地里种植中药材,在家里养鸡,养猪。经过三年的努力,夫妻俩还清了当年给婆婆看病欠下的钱。她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好政策,但是,我不能永远当贫困户。人穷不能志短,虽然现在生活是难点,但是我和丈夫还年轻,能吃苦,只要我们勤快点,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们就能很快脱下“贫困”这顶帽子。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查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文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质品质。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浮起,在村民的称赞中,她显得更加简单朴实,她得爱慢慢的沉淀得更深了。沉淀在已经去世的婆婆的灵魂深处,沉淀在和她相伴厮守6载的丈夫的心里,沉淀在深深爱戴她的女儿心里!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让所有人的心中也渐渐的沉淀了许多许多得爱。她对老人的孝道,对村民的热情,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吗?
推荐专题: 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五好媳妇事迹材料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