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家庭小孝星事迹材料(合集),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家庭小孝星事迹材料(合集)》范文。
小金同志是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大盂村的一名治保人员 ,疫情期间,村子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奔波在村子的每一条街道,保证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其努力工作的背后,更是离不开妻子在身后的默默支持。
其爱人李秀梅是一名普通的劳动妇女,在丈夫的影响下。在太忻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园林种植工作,烈日炎炎下丝毫没有懈怠,积极完成了道路两旁的种植。除此之外,她更是家里的“美容师”,一走进家中,扑面而来的'是清香好闻的花香,以及结满果实的李子树;院子的另一个角落,都是家人爱吃的各种蔬菜,每到成熟的季节,妻子还会将新鲜的蔬菜分享给左邻右舍。由于妻子非常爱种植花卉,所以在庭院内都是漂亮的花朵,放眼望去,庭院内物品摆放整齐,干干净净,这样的小庭院,简单但却散发着质朴的美,在20xx年还被评为“最美庭院”的称号。
善良朴实的夫妻二人还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金鑫已经成家,现就职于太原丰田汽车公司,并担任销售经理一职。在父亲的影响下,工作中的他也一样勤勤恳恳,曾获得互助改善奖;他的大儿媳则是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在家庭的影响下,工作中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第35届太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科技教师奖,并且在20xx年至20xx学期学年度的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疫情期间,她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加入到太原机场的防疫工作中,登记转运人员,并多次参加志愿者的工作;小儿子金锐是一名货运司机,除了在各地区奔波之外,业余时间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曾在“弘扬宪法精神”宣传活动中荣获“优秀普法青年”的称号、在“致敬航天人,共筑航天梦”宣传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强国有我,科技冬奥”宣传活动中获得“科普小达人”的称号。
小金这五口之家的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家庭和睦,互敬民主,一直秉持着“和为贵,慈为本”的生活理念,尊老爱幼,深得邻居的好评。他们是世间最平凡的父母,最简单的儿女,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左庄社区秦庄的刘xx,今年48岁,今年生活中,她也是有一颗积极进取心对待生活,虽然家庭不能算得上富裕但是家庭和睦,算是一个街坊领居人人都夸赞的好儿媳妇。真的算是特别的孝顺,自结婚这二十多年来,没有和丈夫单独居住,而是和公婆住在一起,丈夫在外面挣钱,则刘xx就担当起了照顾家的重任,有时间就陪婆婆说说话做做饭什么的,从来没有和公公婆婆发生过矛盾或口角,一直都是婆婆的`家庭好助手,不会的家务会向婆婆请教,所以在家中,一家人都算的上很幸福。
xx年家中婆婆得了脑梗,在阜阳市保健医院住了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公公又要务工,走不开,一直都是儿媳妇刘xx每天的悉心照顾,哪怕吃饭也是一点一点的喂着,住了那么久的院,每天都要到医院里照顾些婆婆,家中还有孩子上学也要照顾着,就这样,公公上班有时间才去医院替换下刘xx,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儿媳没有任何的抱怨,而且还无微不至的照顾着。
百善“孝”为先,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刘xx在逢年过节或是公婆的生日,总是要准备些礼物的,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却是十分适用。每次收到礼物,公公、婆婆都非常开心。她不仅与公公、婆婆的关系相处得好,与这边的亲戚啊邻居啊处的也特别的融洽,哪家有大小的事情,都会帮忙。像是一家人的对待。
由于家庭也特别的和谐,为此刘xx也总是隔段时间让两家亲家在一块儿聚个餐,聊聊天叙叙话啥的。两家的氛围越是非常的融洽,让不少人都特羡慕。刘xx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她的确是一个好媳妇、好女儿。凡事“老”字为先,事事以“家庭和睦”为主,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处理好家庭关系。
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儿女热情礼貌健康上进,邻里相处融洽和睦,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同志及他的妻子、儿女一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同志担任村支书工作,十几年来,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担任支书,他是全乡支书学习的榜样,对自己的所学所知从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人;群众谁家有难事,只要找他,保准让你称心如意。今年的美好乡村建设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美好乡村建设。村被列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他全程参与该村的规划,并多次配合设计专家深入村庄内实地考察村情村貌,充分听取群众的意愿和建议,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针对美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提出了旧村改造的方式,旧村改造主要指配套设施但近期需要保留村庄有步骤的进行改造,改善村庄的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方案优化了该村的各类资源环境,受到村的百姓们的强烈拥护。同时,他多次参与配合市乡部门做好宣传、整治、建设等工作,清理沟渠、塘坝的淤泥,以及房前屋后的垃圾、柴草、家禽畜的.进圈工作。汪书记妻子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示弱。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组织隔壁邻家的组妹积极开展“十星清洁户”创评活动,共同营造更清洁、整洁、优美、舒适的美丽家园。她还利用自己会乐于帮助别人,积极关心留守儿童,多次参与志愿者慰问村里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活动,深受村民的爱戴。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
同志任村支书工作任务重,在家时间少,相对照顾家庭的精力就少了。他的妻子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体谅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对全体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对他们诺言的实践。她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守妇道,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从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女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孙成材的重任,儿子已大学毕业,并考取国家公务员。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作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对外出学习的丈夫,她每次电话都说家中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学习。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深情的回报。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干这干那,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处理邻里关系,他总是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三、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好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重、学会做事、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四、率先垂范,做儿女的楷模
为了使儿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女做出榜样。1、生活俭朴。与妻子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但是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儿女一菜一汤,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他的儿女本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药的好习惯。2、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女,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3、敬老尊长。自结婚起,夫妻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儿女礼貌懂事、非常孝顺。在村他们一家年年都受到了好评。
“百善孝先,内涵宏深,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10月12日晚,在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体育馆,一首荡气回肠的诗词《孝道千古》,拉开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暨2016中国孝感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晚会帷幕。
孝感,中国孝文化之乡。在这座因董永卖身葬父而得名的城市,孝道之风沿袭千年。长期以来,孝感市自觉汲取孝文化的丰富营养,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中,使孝道内涵与时俱进,催生磅礴激荡的精神力量。
今年孝感孝文化旅游节是2002年以来,孝感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13届孝文化旅游节。而孝文化已成为孝感打响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产业、建设孝文化名城,推动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
“因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
10月13日,在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报告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城市文化建设交流活动中,来自河北滦平县、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上海奉贤区、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等地代表,展开了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交流活动的这些地区,都有孝文化的传统。但纵观全国,唯一一个因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却只有孝感。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首德,而孝感是孝文化发祥地之一,因“孝行感天”而得名,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独占三席,是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
孝感的孝文化,在众多古籍中已有记载。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东北部,桐柏山、大别山的南麓。北边与河南接壤,南边与武汉相邻,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最初县名为“孝昌”。
据史料记载,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53年),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刘助篡夺帝位杀死文帝,将年号改为太初。文帝的第三子武陵王刘骏,率部讨伐篡逆的刘助获得成功,登基称帝,即宋世祖。
为巩固皇权,刘骏积极倡导孝行,并将年号改为孝建。为表明其以孝治国的决心,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刘骏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东境、郧县南境内新增置一“孝昌”县。
至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又因董永、孟宗、黄香三大孝子孝行感天动地,把孝昌改称为“孝感”,一直沿用到现在。
据《孝感县志》记载,孝感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而得名。西汉时,“卖身葬父”的董永,引得“仙女下凡配孝子”,“七仙女下凡配董郎”的故事,流行甚广,对劝人行孝具有积极意义。
而东汉时“扇枕温衾”的黄香,其子黄琼、其孙黄琬的众多事迹,也都很有影响力。三国时“哭竹生笋”的孟宗,少时丧父,母亲教子有方,“南阳求学”、“腌鱼沉池”、“竹岗清风”、“庐墓三载”,与“孟宗哭竹”都是感人故事。
元朝人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及坊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说》中,则收编了中华民族五帝至宋约3000年间共24孝子事迹,孝感市以其弹丸之地而独占其三,可见此地孝子辈出的典范之多在全国是著名的。
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记载的孝感有名有姓孝子就有493人,在应城还留下了欧阳修的孝故事和守孝堂,为孝感孝文化特色品牌打下深厚的基础。
这些传说和故事,有着“孝之为德,天人共与”的蕴意。人们期盼甚至相信“行孝之人终有善报”,其价值在于劝人行孝尽孝,使孝道世代相传,不绝如缕。
孝子辈出的热土
时至今日,孝感依然是孝子辈出的热土。
孝文化中的孝廉、孝德、孝亲、孝诚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道德规范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大力挖掘各地先进典型,以孝润德,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激发良好社风民风,催开了遍地的道德之花、文明之花。
1996年,孝感在全国首开先河,评选当代孝子;2005年,又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近20年来,所评选出的100多名新时代孝子和全国道德模范,凝聚成“中华孝文化之乡”丰厚的孝道资源,其精神力量滋润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状ǘ女,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专职侍老”的汪金珍、“侄媳养姑”的张丽艳、“三舍养亲”的彭雄武、“父母如天”的'陈行、“千方侍母”的宋华根、“借债救父”的张庆丰、“孝悌并行”的刘祖书、“辞京奉母”的彭卫东、“万里轮迹”的唐军、“精护双亲”的崔玉江……这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镌刻在孝感2015年评出的第八届“十大孝子”名单上,这是孝感荣耀,也是道德之花又在状ù蟮亟岢龅木神硕果。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
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孝感通过道德模范基层巡讲、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先进典型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更深入人心。
从2015年10月开始,为进一步弘扬中华孝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造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四孝”品牌,市委宣传部特别组建“孝行天下”百姓宣讲团。
百姓宣讲团从百姓视角,用百姓语言,讲述看得见、摸得着的孝子事迹,在状ù蟮叵破鹆饲呷诵撵榈摹靶⒌男风”。
2015年11月,宣讲团到各县市区进行巡宣讲。今年5月,宣讲团走进湖北工程学院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送来了两场感人肺腑的精彩报告。
打开孝感近年的“群英谱”:有安心本职、专注工作、迷恋事业的“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涂红刚;有从警30年,扎根基层,真诚、真心、真情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社区民警吴和平;也有热爱“三农”事业,“把农民当父母,把种子当儿抚,把自己当农夫”的汤俭民;有27年始终坚守在乡镇司法所工作一线的“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徐全朝;也有数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献身水利、为民服务的“铁面水官”蒋志刚……
正是这一个个道德模范和时代先锋,汇聚成了孝感的“群星现象”。他们的凡人壮举为孝感注入强大的正能量,挺起了中华孝文化名城的脊梁。
以孝凝聚城市精神
孝文化是孝感城市精神内核,传承弘扬孝文化则是孝感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孝感明确提出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城市定位,通过开展孝文化教育和表彰,举办以孝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建设孝文化名城人文景观等活动,将孝感打造成国际孝文化的讲台、展示中华孝文化的舞台、全国孝老爱亲和思想道德建设模范评选表彰的平台,从而为孝感发展繁荣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为了抓实“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工作,2013年,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纲要》,从研究孝义、评选孝子、繁荣孝艺、建设孝景、举办孝节、弘扬孝德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孝文化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举措,致力把孝感打造成中华孝文化研究高地、传播实践基地、旅游胜地和老龄产业基地。
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深入挖掘孝文化现代价值,近年来孝感市秉承核心价值观,推行“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对民间不断涌现的“孝”萌芽,勤培土,善浇水,使其成为一片片摇曳多姿的风景。
迄今,孝感连续举办中国孝感孝文化艺术节、“十大孝子”和“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等活动,让孝文化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还面向全国征集了体现孝文化特色的市歌、市徽,凝炼出“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的孝感精神。
目前,孝感已成立湖北孝文化研究基地、湖北孝文化研究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孝文化理论研究;承办孝文化国际研讨会,举办《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董永传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孝为元素的文艺作品,则成为弘扬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年金秋时节,省市各剧团都用传统地方戏演绎孝文化,每年集中演出10天,还用剪纸、善书、皮影、水墨漫画等当地艺术品种宣传孝文化,把“孝亲敬老”写入《市民公约》、《村民公约》。
大型楚剧《槐荫谣》、《云梦黄香》、《孝子情》搬上舞台;创制电影《爱在青山绿水间》、《一粒米》;散文集《沽酒与何人》获冰心散文奖、中篇小说《滴血一剑》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美术作品《雪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而学校、机关、家庭、社区,也都成为孝文化的舞台。
孝感已编印《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作为孝感地方课程教材;广泛开展“孝心传递”书信感恩、“情暖重阳孝行周”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从小接受孝文化教育和熏陶。
除此之外,孝感还出台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80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等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生活;大力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投资10亿元建设“中华敬老园”,探索了社区养老、“医养结合”、“公建民营”等养老服务模式,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试点城市。
如今,一批以开发孝文化资源为主题的现代企业,也已脱颖而出。
以荣获中华老字号的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孟宗竹产品、黄香糯米为首的200多家生产企业,家家都打孝文化牌,形成扎堆效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着孝文化名城建设。
孝就是从生活中点滴做起
让政策带上温情,让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真正做到顺民心、合民意、接地气。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10月13日,玉泉小学百余师生饱含深情地高声朗诵《中华孝道》。
这是玉泉小学一次《孝驻玉泉善在践行》主题班会。平时,这样的诵读场景还有很多。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教导学生知恩感恩,是孝感玉泉小学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孝,就是从生活中点滴做起的一些小事儿,爸爸妈妈下班了,帮他们倒杯茶、捶捶背,这些都是我向他们表达孝心的方式。”六年级一班的学生黄好说。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学习孝的知识,从日常生活做起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穿行在操场、教学楼、园艺绿地,原创的感恩书画、孝德儿歌诗词,历届孝德之星和孝德故事,处处可见。
玉泉小学校长张晓琴介绍,学校将“孝德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开展的“讲一个孝德故事,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看一部孝德电影,算一笔亲情账,写一封感恩信”、“孝行月”、“孝德之星”评选等活动,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如今,玉泉小学院外墙不仅被设计成一面记录孝德的文化墙,靠墙还设置了很多长椅,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休憩、聊天。
不仅仅是校园。孝感以打造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四孝”品牌为着力点,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分不同群体,分类施策,谱写了孝德新篇章,唱响了孝德主旋律。
把孝亲文化浸润到基层社区一线,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了“给父母做一次体检、带父母看一场电影(戏曲)、给父母添置一套新衣、给父母做一次饭、每月给父母一次零花钱、关爱一个留守儿童、结一个空巢老人帮扶对子”等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孝亲实践活动。
在市级以上文明村、文明社区中,组织开展以“唱孝亲歌曲、看孝亲短片、讲孝亲故事、诵孝亲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孝亲大讲堂活动,汇聚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让孝德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点一滴中,从宣传橱窗、文化墙,到教室走廊,从孝德故事、名篇名句,到宣传画,形式多样,细节丰富,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德文化的滋养。
孝感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孝廉活动,举办孝廉文化大讲堂,将孝廉文化列为全市党校必学内容和各机关单位年度理论学习计划,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孝促廉、以廉践孝,争做孝廉文化的践行者、示范者、传播者。
在孝感企业职工中,培育和践行孝诚活动已深入人心,抓住质量诚信、价格诚信、履约诚信、服务诚信等关键环节,把孝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融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工作流程之中。
以国家电网孝感供电公司为例,其“孝心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83年,薪火相传33年,已发展到167名队员。
孝文化是孝感最好的对外名片
如今,孝感浓厚的孝文化氛围不仅对人们日常行为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厚度,提升了孝感美誉度。
近年来,孝感市紧紧抓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大力挖掘各地先进典型,以孝润德,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激发良好社风民风,8910平方公里的状ù蟮厣希孝道之花正在竞相绽放。
走进孝感,浓郁的孝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人民广场上,8块以“孝”为主题的大浮雕美轮美奂;徜徉街头,董永公园、槐荫大道、仙女路等名称过目不忘……
在城市景观建设上,尽量融进孝文化因子,建设了一批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城市雕塑,命名了槐荫大道、董永路、孝天路等一批城区道路。
目前,孝感把孝文化充分融入城区最大生态公园槐荫公园,高标准建设双峰山孝文化主题公园,加大云梦黄香文化公园和孝昌孟宗公园建设力度。
在相传董永卖身的付员外家址上,修建占地48000平方米的董永公园。公园内主要以仿古建筑为主,并根据民间传说新建了瑶池仙境、槐荫古树、饭山、理丝桥、百步梯、升仙台等部分景观,还重新修建董永墓、孝子祠等建筑,展示了董永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的孝文化精神,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一座城市的节会,往往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且能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而孝文化旅游节,就是孝感一张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
2002年以来,孝感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坚持连续举办以创新传统孝文化为特色,以系列群众性宣传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孝文化旅游节,在全国全省产生深远影响。孝文化旅游节,已促进形成了孝道昌隆、民风淳朴、诚信友善、和谐稳定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动力。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今年孝文化旅游节主题。组委会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宣传文化教育活动,如“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城市交流活动、第三届民间文艺大赛、楚剧展演、孝文化公益广告大赛等1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央电视台导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团总导演曲良平,连续第四次来孝感执导启动式主题晚会。
我是一个敬老爱幼、尊敬师长、文明有礼的`好少年。
在学习上认真完成各科作业,成绩优秀,书法、绘画、朗诵多次获奖。在家中家务事儿帮着做,拖地、盛饭、洗碗、洗餐布……周末或节假日回天目山老家陪爷爷奶奶,农家事儿乐着做,拔萝卜、挖笋、摘蔬菜、捡山核桃、采茶叶……班级里的事儿抢着做,是老师们的好帮手,认真、负责、勤快,管理班级井井有条。在社会上能遵守公德、礼貌待人。踏踏实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方便他人,方便明天,便是孝敬。
推荐专题: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家庭小孝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