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 详情页

节俭之星事迹材料(大全)

2022-12-13 13:39:34

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节俭之星事迹材料(大全),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节俭之星事迹材料(大全)》范文。

第一篇:勤俭节约之星事迹材料

一、助人为乐,关心集体

吴依凡是个勤俭节约的孩子,从不乱花一分钱,但碰到有困难的同学时又会热心帮助他人。特别是从电视上看到灾区小朋友在地震或泥石流等灾难中失去了亲人时,他非常难过,马上把积攒的压岁钱全部捐出去。每逢学校里大扫除、班值日时,他总是带领大家一起劳动,抢脏活、累活干。每年的重阳节,他都去敬老院帮助老人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并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好吃的;在街上碰到残疾人他都会主动帮他们提东西、送他们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他都主动给老人、孩子让座。

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责任心。校园内总能听到他亲切的“老师,您好!”的问侯声。他说是老师给予了他知识,帮助他成长,因此回报老师是他勤奋的动力,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能主动团结同学,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同学眼中的大哥哥;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难答疑,共同学习。在教会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三、勤奋好学,品学兼优

吴依凡同学不论做任何事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认真、持之以恒的态度。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严格要求自己。他总能做到课前预习,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他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有益的书籍,坚持用知识充实自己,培养了乐观、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如《闪闪的红星》、《西游记》、《小王子》、《男生贾里》等,一学期就看了10几本书。由于他爱读书,在依凡年被学校评为“书香家庭”。

四、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见到长辈主动问好,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他经常帮妈妈洗碗、拖地。还为爸爸、妈妈洗脚;妈妈经常颈椎疼痛,他每晚都坚持帮妈妈捶背按摩,缓解疼痛;姥姥生病时,经常端水送药,照顾老人。他一贯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做就要做好,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他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全面发展,素质优良

吴依凡同学在学习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外,对书法、绘画、声乐等方面都很感兴趣,做到了全面发展。在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在学校组织的元旦联欢会上他表演的二胡,更是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总之,吴依凡同学乐于助人、开朗自信、成绩优异,我们相信,通过他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德小天使。

第二篇:勤俭节约之星主要事迹

他叫李杰,龙凤小学一个普通的少先队员,出生于一个经济不怎么宽裕的家庭,生活的困难使他明白上学的重要性,更让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此,在学习生活中,他更加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生活中,当李杰走过洗手池的时候,他会主动扭紧滴水的开关;当他看到课桌上的剩饭,他会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诵读唐诗《锄禾》;当他丢垃圾,看见有的同学随手乱丢,一走了之的时候,他会一边制止一边拣起可回收的垃圾。就个人而言,他觉得节约是一种品质,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高尚,只有做到节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中,一块橡皮,李杰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一枝铅笔,他要用到握不住为止;一张纸,他都不会随便丢弃。因为他知道,这些点点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来之不易。教室里,他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纸张扔在一个角落里,收集起来。收集变卖的钱,捐给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也都养成不乱丢弃学习用品的习惯。

家庭中,李杰承担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自已的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因为来自农村,家里偶尔会给零用钱,但他将这些零用钱小心地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用于日后购买学习用品,从不舍得乱用。他衣着朴素,只求保暖、干净就行,从不与同学们攀比,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良好习惯。

工作中,作为一名班(队)干部,李杰积极向学校大队部献计献策,倡议开展争做绿色小使者环保活动,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开展节约用水、收捡塑料品、回收废旧电池等环保实践活动,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使环保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李杰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但他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思想积极上进、不断进取;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工作认真负责、热情服务;生活勤俭节约,尊重长辈国为他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了周围许多同龄孩子,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做一个为别人的劳动成果负责任的人。

推荐专题: 节俭之星事迹材料 劳模事迹材料 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百文网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