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 详情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范文(推荐5篇)

2022-12-27 16:42:03

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和谐家庭事迹材料范文(推荐5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和谐家庭事迹材料范文(推荐5篇)》范文。

第一篇:良好家风事迹材料

从我记事起,妈妈的店铺就已经开了,陶瓷杂货,灶具用品。爸爸在上班,妈妈一个人早出晚归,摆货抬罐,勤俭持业。

我太小时候的事已经没有记忆了,只听过那时家里艰难,爸爸妈妈要拉扯两个孩子,还有各自的工作。即便生活平淡,但一家人在我印象中从未红过脸――下班的日子,爸爸会帮妈妈看店铺,姐姐帮忙收货,妈妈为我们的日常起居操心,我们体谅妈妈的辛苦,妈妈在培养我们独立能力的同时,也从未诉苦埋怨她的艰难,而是用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最包容的心态,教会我学习、长大。

记得有一年夏天,爸爸下乡工作,姐姐应该下课晚还没回家,天顿时下起了瓢泼大雨,妈妈外面的货还没收拾,当时我在写作业,妈妈叫我帮忙。说是否会耽误我的功课,让我做选择,外面的货一个人搬会淋湿。我考虑了一番,决定帮妈妈干活,那年我上三年级。

从她的艰难创业到家庭日常事务的操心,我明白一个女性的伟大,不仅要言传身教教育子女,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榜样,还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实现自我的经济独立,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时间管理能力。

妈妈,秉承自己作为母亲的宽容、作为妻子的贤惠、作为创业者的吃苦耐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一家人、身边人,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以及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我想妈妈教给我的,受益终生。

正是妈妈,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努力在自己的角色扮演里发热发光。

第二篇:家庭事迹材料

刘春雨,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妻子王洁,现已退休儿子刘国利,肢体残疾,自己创业。在这个小家庭中,家庭和睦,孝敬老人,爱岗敬业,关爱子女,团结邻里,热心公益,暖意融融。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庭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誉。

一、夫妻敬业爱岗,相互支持,一直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备好一节课,常常是工作至深夜。成绩和荣誉背后,离不开妻子默默帮助。在如此大的工作强度中,夫妻相互勉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从不埋怨,彼此一方成为对方成功的盾牌。

二、正确引导、鼓励成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明珠,家长对其寄予着无限希望。对孩子的教育,避免陷入溺爱和过严的盲区,而是适时地给予正确引导和鼓励。由于孩子肢体残疾,教育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具有辩明是非的能力,提高免疫能力,能抵御社会各种诱惑,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硬的学习品质和上课专注听讲能力,不在乎学习成绩取得时的高低和名次的先后,在孩子成绩如意时,提防其滋生骄傲自满情绪,尤其在孩子学习遇到挫折时,耐心帮助其失利的原因。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心尽力给予帮助。上有体弱多病的老人,在他们健在的时候,能经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回去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在家庭经济关系中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

四、 邻里相帮,发扬风尚。

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从没有与任何一家邻居吵过架,其家人待人真诚。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缘份。奉献的人生是充实的,夫妇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理解,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体贴,生活得十分愉快和充实。

第三篇:家庭事迹材料

我叫林荣花,出生于1962年7月,闫家屯村民,丈夫刘占河同是本村村民。

我与丈夫的结合有段很曲折的故事。丈夫刘占河原是阳原县人,1978年来我村做了上门女婿。从此刘占河与张秀花和她的父母组成了一个新家,他们四口开始了新的生活。刘占河一边种地一边打工养活全家,日子过的也挺舒心幸福。不久他们生了个女儿,小日子过得越发红火。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可惜他的妻子张秀花生病了,他东奔西走,各处求医问药,几经医治花了好多钱,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治病。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还是没有挽留住她的生命,离开了人世。为了不让二老和不懂事的女儿伤心,他更对二老和女儿关怀备至,悉心照料。啥活他都抢着干,有好吃好穿的总先让着老人和孩子。他的事迹,村里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称赞他,甚至传到其他村子。

几年后,经人介绍,我与刘占河相识了。对他家的情况早有听闻,也知道他这个人孝顺诚实,可靠勤奋。刘占河与二老商量后并经过他们的同意于1986年与我成了家,刘占河与我结婚后共同赡养刘前妻的老人。一个新家又出现了,家庭情况更加复杂。丈夫刘占河时常提醒我,前妻临终的遗愿,把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托付给他,让他好好照顾。

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我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老人,关心体贴丈夫,并不因辛苦而有丝毫的怠慢。公公婆婆的生日,我记在心里,放在心上,二老的生日,我总会烧上一手父母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林荣花总是不忘给二老买些礼物;天寒了,我给老人做了新的棉衣,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二老年纪大了,我每天要下地干活,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公婆多享点福,她就承担起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义务。因此这个新家还是那样的温暖,文明,和谐,受到村人的赞扬。我和丈夫深知老人丧女的悲痛,孩子无母的可怜,为此我二人主动亲近老人,关爱女儿,将心比心,一视同仁,如同己出般的从他们的衣食住行多操心,说些心宽的话,做些关爱的事,感动了老人,二老逢人夸奖我们真是孝顺的一对好儿女。孩子也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接受了我这个新妈妈。当女儿第一次接受了我,喊我“妈”的时候,我认为我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快乐幸福,我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几年来组成的家庭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至今,在我村传为美谈。同时和气生财,全家成员各显劳动本领,家庭生活蒸蒸日上,因此我们也曾收到了乡镇府的表彰,多年被评为出席镇,区的文明和谐家庭。

随着时间的推移,男老人因病去世,我俩又按世人的习俗为老人送终,还清了老人看病欠下的外债。后来,我家又添了个男孩,小日子还是那样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又过了几年我的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和丈夫又圆满的把闺女聘了,如今外孙都八岁了。现在女老人都八十五岁了,现在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深怕老人受到委屈一切都是我来伺候,一天三餐,倒屎倒尿,从无怨言。孝顺,不仅仅是养老送终,更多体现在对老人日常生活的关爱。公公辞世后,我怕老人孤独苦闷,常陪伴她聊天,经常带小外孙来看她,让小孩子讲故事给她听,让她感受天伦之乐。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我如同吃了蜜一样的甜。

深知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组成一家既是缘分,能够和睦相处更是不容易,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缘份。所以经常告慰自己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我这么多年如一日的,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是千千万万中国妇女的缩影。只有继承这种光荣的传统才能把生活过的更加幸福美满。

第四篇:家庭合睦的事迹材料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国家的兴盛繁荣,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羊井子湾乡xxx,模范文明家庭代表,他用平凡的举动,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淳朴的家风,折射着文明的光芒;他用自己的行为教育着家庭成员,感染着左邻右舍,传递着文明信仰。

xxx,1987年移民到到羊井子湾乡。今年52岁,初中文化,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家中有8口人,大儿子王俊军在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小儿子在十四号开一家餐馆自主创业。他们为人和善、纯朴善良,家庭和睦,生活快乐美满,通过30年的努力,把三世同堂的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xxx出生在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从山大沟深的老家到金塔,刚来的时候,条件非常不好,吃的是苦井水,睡的是地窝铺,沙尘暴刮起来,吃饭的碗里黄沙都半指头深。他学着倒土块,建土房,铺地膜,种棉花,家里的条件一天天好转。前几年,棉花收成价钱都不好,他响应乡上打造“万亩葡萄乡”的号召,2012年就种了7亩葡萄,现在已全部进入丰产期挂果,年成好的时候每亩的能收1万多。他还会修房子,开挖机,农闲的时候就想办法外出打工,每年家里能收入10多万元。近几年乡上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他还兼任了乡供水站站长一职,干一行,爱一行,他尽量精打细算,提高管理水平,目前全乡群众都已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因此,他连续多年评为乡和村上的优秀党员,去年还被评为县上的“五一劳动模范”,得到了乡邻和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个党员他热心参与村上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到那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今年乡上实施了千亩防护林建设工程,树栽好了水浇不上,他受乡上领导的委托,沿着每道渠,盯着每棵树,一段一段的铺设了滴灌设备,认真做好苗木养护工作,截至今年年底,胡杨林苗木的成活率达90%以上。在邻里关系上,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xxx一家人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别人的心。邻居朋友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尽量给予帮助。多年来,他与亲戚、邻居和谐相处,结下了很好的人缘。周围的人都说,有事,先找老王试试呗,老王搞不定了再说。

为了使子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他们夫妇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两个儿子做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不摆阔气,从不浪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并经常教育儿子儿媳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子,为儿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他们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都考虑儿子们的意见,哪些事该干,哪些事不该干。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他们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老人意见,使老人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

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智慧,带来前进的力量。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夫妻关系。他打工挣钱比较繁忙,但也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虽然他喜欢热闹,尽量将时间少花费在娱乐活动上,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他作为一家之主,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他们夫妻感情非常好,从不为小事争吵。妻子也一直和他站在一起,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上的厅堂、下得厨房。在家里,她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不知道让多少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第五篇: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在我们大新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港城文明新风尚,受到单位邻居的一致好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这个榜样家庭。

一、家庭简介

冯卫南和徐和芬夫妻是村干部,冯卫南1957年生,今年56岁,徐和芬1962年生,今年51岁,冯卫南在村委会担任农业社长一职,徐和芬担任妇女主任,儿子冯江华大学本科毕业,受聘于大新镇招商办,儿媳张蕾在大新幼儿园做代课老师,孙子如今4周岁。

二、主要事迹

冯卫南立足本职岗位,做村民知心人。

每天早上,冯卫南总是一早赶到村委会上班,他骑着摩托车,带着安全帽,靠马路右边慢行,在村委工作已近20个年头,从田间地头到农家院落,从子女上学、儿女成家、赡养老人、领里纠纷等等他都能悉知,力所能及的给予关怀和帮助。同时冯卫南还负责村委的拆迁过渡户老年房事宜,总共有20户,下雨、停电、停水、防火防灾等他都要时刻去关心,他把电话号码留在老年房外墙上,便于联系和服务,“有事找卫南”这是过渡房老人们对他的称呼。在村委,他的职务是农业社长,主抓农业生产,在农机推广、科学种养、良种推广方面,经常与村民小组长、大包户、种养专业户们坐在一起,踏踏实实做好农业生产服务。

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都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工作虽然辛苦,但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夫妻俩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因此,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互相关心,同舟共济,平稳地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要求自己在单位做优秀职工,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我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我们经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碰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彼此间的共同观点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家庭事业两不误。

尊老教子,关爱社会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劳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我们经常去老人那里问寒问暖,帮忙做一些家务,节假日陪老人聊天,讲些单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对老人也是一种安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轻说教、重引导,要学会倾听,关注他们的感受,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不溺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学业上的进步,在我们家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我们都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没有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邻里团结,互相帮助

崇尚科学,倡导文明

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学,能够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家人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时间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老人早晨一齐去运动、白天看书读报或看电视,晚饭后一起散步,我夫妻俩晚上做好家务后就出去散步,放松心情、沟通感情、探讨学校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由于我们平时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关爱,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形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乐生活、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推荐专题: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劳模事迹材料 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百文网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