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教师身边好人事迹材料(范文五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教师身边好人事迹材料(范文五篇)》范文。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构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秀红,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杨秀红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此刻一家人和父母住一齐,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秀红父亲家,杨秀红总是把奶奶照顾的异常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秀红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我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我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之后,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秀红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秀红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秀红每一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一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秀红身上并不适宜,到此刻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先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可是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景在杨秀红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秀红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杨秀红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我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杨秀红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杨秀红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秀红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高兴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开心心。
杨秀红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我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仅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杨秀红,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禅林寺村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叫张,今年44岁,是__市两河镇__村农民,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因自觉实践和倡导诚实守信,先后被授予 “全国抗非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湖北省维稳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__市优秀共产党员”、“__市道德模范特别奖”等荣誉称号。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20__年,作为一个普通农民,我到了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现场,领取了全国唯一的中央电视台”‘3·15’特别贡献奖“。下面,我报告的题目是《”小人物“也要书写”大诚信“》。
我是一个农民,生活在农村最基层。从1999年开始,我担任村治调主任、民兵连长,20__年又担任村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站长,是__市乡风文明中心户。先后调解大小纠纷近20__件,受理消费维权50多起,咨询300多件,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24万元,调处成功率达%以上。
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金钱事小、诚信事大“的原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实践和倡导着诚实守信。
记得在我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不久,有一次,父亲给了我300元钱去镇上买喂猪的米糠,回家路上,我发现多找了68元钱,赶紧返回去,把多找的钱退给了商家。
父亲称赞说:”娃儿,做得对,你要是占了人家的便宜,一辈子不得安心!“。做了”村官“的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始终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20__年的一天,我在一组收抽水用的电费。当晚扎帐时,发现多出50元。是谁多给的呢?第二天,我到16户抽水户挨个核对,问了几家,都说没有多给。来到村民张多海家,他说记不清了,最后他的老婆提醒:我给你的是100元,是不是弄搅了?张多海这才才记起,他给了我一百元,我只给他退回了34 元。他家只应收16元,收交双方都把这个细节马虎了。
我把多收的50元退给了张多海,他握着我的手连声说:”你真是一个直爽人。“
在__村,村民们都知道,只要我出面担保,村民就一定能贷到款。这是我多年来坚守的诚信原则换取的信用部门的信任。他们认为,只要是我作的担保,就不会有什么闪失。我们村从20__年起,每年的贷款数额都在16至20万元之间,每年都如期收回成本利息。20__年间,只出现过两起逾期未还行为,最后损失都由我认了。
一起是20__年合村并组前,一个叫张__人,到我居住的原__村办厂,因缺启动资金找到我。我以个人的名誉给他贷款两万元。由于市场情况把握不准,张阿喜的厂办不下去了,他屁股一拍回了老家。我为了不失信于乡信用社,自个儿把这笔款给认了。
另外一起是20__年3月,四组村民李在窑湾农行贷款3万元,由于多种原因,今年他不能按时还款,我卖掉自家的房子,为他还本付息320__元,农行的同志对此事特别感动。
不少人劝我,别再搞这些担风险的傻事了。我说,钱是小事,诚信是大事。
20__年5月4日,七组村民赵在岳阳大明湖渔场溺水身亡,我和渔场老板通过6天谈判,最终双方以10万元的赔付标准了结,可是在付款时,渔场老板一时凑不足这些钱。为了不扩大事态,我向赵定红的家人表态,愿以自己的猪场作抵押。到20__年元1号,若渔场老板不按时还款,我的猪场归就赵家人所有。事后,渔场老板不仅把钱送到了赵家人手中,还邀我们游玩了岳阳楼,让我享受到了一份特殊的荣耀。
我知道:人世间多一份真诚、多一点信义,就会换来人格上的尊重,就会赢得用金钱买不到的殊荣。
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村民调主任,多年来,我在调处工作中始终出于公心,化解纠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倡导着诚实守信的原则。
合村并组之初,__村积留矛盾多,一些村民遇到矛盾动则以武力解决或是上访。为此,我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村内。
20__年抗旱育秧时节,村电工师傅捉住了几个搭”飞火“的,一开口就要每台抽水机交200元罚款,群众意见非常大。眼矛盾要激化,我一边向村民讲解国家投钱实施农网改造就是为了降低农民电价,和私搭”飞火“不安全的道理,一边又找出《电力法》与电工师傅交涉,要求按《电力法》规定对村民进行处罚,除交清电费外,另处电量5至10倍的罚款,使罚款没有超过30元。电工满意,群众也接受。此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一例搭”飞火“的现象。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土地成了”香饽饽“,人多田少的__村更不例外。
四组村民赵和两个儿子一直在外打工,将家里的10多亩地给同村的村民租种。谁知20__年完善二轮土地延包时,原来属于赵土地被租种户申报到自己名下。这下赵急了,没了土地,以后全家人怎么生活啊?
赵急匆匆地从广州赶回来,找到租种户商量要回土地,却遭到拒绝。心急如焚的她找到了我。我多次上门调解,让赵一度失去多年的土地终于”完璧归赵“。由于我始终坚持公心调处,在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中全村农户签字率100%,纠纷调处率100%。
我认为:始终坚持公平、正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是最大的诚信。
大家都知道:在农村,假冒伪劣产品容易钻空子,农民容易上当受骗,维权难。这是放心消费环境最大的薄弱环节。
20__年,张福庭、宋维兴等几户在收割稻谷时,发现谷穗不饱满,产量也比往年低很多,最后发现是谷种有问题,便找到经销商理论。可买谷种时没有开发票,经销商以没有证据为由拒绝赔偿。几位村民只得哑吧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自认倒霉。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当年,__市工商局准备在全市每个行政村建立”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想起几户村民遭遇的维权难题,我当即自告奋勇来到市工商局,毛遂自荐,被市工商局被聘为__村”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站长。
身边好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张林武同志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0月调入潮安县人民法院工作,2005年5月被确诊患鼻咽癌,在与病魔抗争了近5年后,于2010年2月17日不幸逝世,时年57岁。
张林武同志调入法院工作以来,20余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人民法院基层工作的最前线。他承办的3700余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被投诉,无一引发上访。在2006年至2008年底病重期间,仍坚持办案132件,结案率达100%,调解率达75%,承办案件无一上诉或被投诉。张林武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三个别给”——“别给当事人留下遗憾、别给组织带来麻烦、别给自己的生命留下空白”展示了当代法官的境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张林武同志先后荣获感动潮安十佳人物、个人二等功、个人一等功、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伟发,广东高院院长郑鄂都就张林武同志的事迹和开展向张林武同志学习活动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法院报》、《南方都市报》、《潮州日报》、广东卫视和潮州电视台对张林武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5月18日,中共潮州市委追授张林武同志“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7月1日,中共广东省委追授张林武同志“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
李黎明,男,1998年12月退伍后,他被分配到林业处苍石林场工作。
李黎明是个踏实敬业的人。20xx年初,林场安排李黎明到条件异常艰苦的牛肺沟护林,负责守护9780亩林区的3百多万颗林木。这日行一趟的“必修课”,他是用双脚徒步走完这40多里的崎岖山路。18年来,他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地走了46万多里,相当于沿着中国陆地边境线走了近10圈。
李黎明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李黎明值守的护林点位于林区深处,交通相当闭塞、条件异常艰苦,粮食蔬菜通常隔一段时间往山里背一回,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夏天就喝溪沟水、冬天则嚼野坡雪。刚刚度过39岁生日的李黎明,却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有点驼背的“糟老汉”。尽管如此,李黎明却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李黎明是个一心都只在工作的人。护林点不通车、不通电,甚至没有广播和通讯信号,最近几年,护林点逐步覆盖了广播信号,李黎明的生活中才添加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上任之初,从护林点到最近的汽车站要走36里山路。他常常要十天、半个月才能下一次山,到了防火期更是要4个月都不能下山。婚后的13年里,他下山回家的时间累计不超过2年,有9顿年夜饭都是在护林点里吃的,快9岁的儿子至今还常常错把这个很少回家的爸爸叫“叔叔”,每每到这时,这个平日里坚强的汉子都要忍不住流下泪水。
李黎明是个认真到“较真”的人。牛肺子沟林区沟深林密、资源丰富,是不少想发歪财之人“惦记”的“肥肉”。之前,林区内乱砍盗伐、偷挖山苗现象时有发生。李黎明到任后,这个“缺口”就被堵死了,也因此断了一些人的“财路”。有人找过他,求他“睁只眼、闭只眼”;也有人劝过他,让他多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没工作的实际困难;甚至有人骂过他、诬告他、打过他,可他一律“不开窍”。时间久了,他又多了个外号――叫“黑脸包公”。
有一次,李黎明巡山时发现了盗伐分子留下的车辙和拖痕,为了将保住国家财产,他在来不及向上级报告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循着印迹展开追踪,翻山越岭几十里,浑身汗水湿得精透,终于追回了被盗林木,就连落网的盗伐分子都只能无奈地说:“遇上这么个拼命三郎,我们只好认栽了!”
王旭东同学,是大连市西岗区建设小学六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他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多年来,各方面表现一直优秀,特别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王旭东同学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在学校,他对待同学,总爱伸出援手,真诚付出,助人为乐。记得一次体育课上,同学们练习跑步,速度时而快时而慢,使部分同学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一不小心,张策同学由于跑得太快就摔倒在地,抢了个大跟头。队伍就这样被冲散了,有的同学继续向前跑,有的同学驻足张望,不知所措,张策同学跪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王旭东见此情景急忙跑过去,双手握住张策的胳膊,把他轻轻扶起来“张策,你没事吧。要不要紧,我扶你去医务室看看吧”,王旭东关切地询问着。
“谢谢你!”张策感激地说。
“不用客气,我们都是同学要互相帮助才行!”王旭东搀着张策慢慢地向医务室走去。
王旭东同学在生活中总是用他的真诚之心感动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记得有一次刘子键把语文书忘在了教室,回到家后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可怎么办啊!作业怎么能完成啊!刘子键开始给同学打电话,同学们的回答都是:“对不起,我自己还得先做业没有时间,你还是找其他人借书吧!”看到同学们都没有把书借给自己,刘子键心情很是郁闷,他抱着最后的希望给王旭东打电话,王旭东一听便对我说:“到我家里去,咱们俩人一起写作业,这样你就的作业就能完成了”。听了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暖融融的,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王旭东同学有一颗执著的与同学共同进步的责任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旭东自从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以来,总是尽职尽责地帮助每名需要帮助的同学。他常常用自己的耐心化解同学的难题,一个个大问号总能在他那儿找到答案。同学们喜欢和他相处。班级中有几名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每当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愿意请教王旭东,每当这时,他不管手头上有什么事情,都会放下笔,用手指着题,和颜悦色地给同学讲题。他讲得每一步都非常详细、很清楚,并且还不断询问:“清楚了吗?”直到问问题的同学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才肯放心。在王旭东的帮助下,很多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看到同学进步了,王旭东比自己取得好成绩还高兴!
王旭东不仅事事助人为乐,而且,心系班集体,心系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有一次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放学后该值日的同学都跑了,王旭东就组织几个同学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结果当天学校组织检查卫生,我们班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得很干脆也很响亮:“为了班集体,为了班级的每一个同学!”
王旭东同学所做的一切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当老师夸奖他时,他总会说:“我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就是这样的王旭东,创造了一个奇迹,全班35名同学,他以31票通过被评为“区三好学生”。
有王旭东同学的地方就充满欢声笑语,有王旭东同学的班级暖意融融,让我们向王旭东同学学习,用爱的互助充实我们的生活!
推荐专题: 个人事迹材料 劳模事迹材料 教师身边好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