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急诊室男护士优秀事迹材料(范文六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急诊室男护士优秀事迹材料(范文六篇)》范文。
不管在晨光微露的清晨,还是暮色沉沉的傍晚;不管在众声喧哗的白昼,还是万家灯火的夜里,当我穿梭在形形色色的病人间,反反复复做着不很复杂却很繁琐的护理工作时;当我为重危病人精心护理却遭到别人的讥讽和鄙视时,我明白了:因为我是一名护士!
是的,我是一名护士。我们的工作不曾惊天动地,也不会流芳百世,但我们无须为这种没有扭转乾坤之力而悲哀。因为,当我们精心护理好一个病人,避免了一场生死离别的凄惨;当我们亲眼看到患者大病初愈后对生命独有的热爱,我们何须再追求那种所谓建功立业的伟大?
我是一名护士,我就该为我的病人营造生命的绿色;我是一名护士,就该承担起点燃生命,重塑生命的职责!
我们的每一天都在平凡而激烈地进行。说它平凡是因为它走得很平静,似一条小溪缓缓地流过山涧,没有曲折,没有惊涛,更没有骇浪,只是默默地给花草,树木,生灵带去一丝凉爽,一份湿意;又说它激烈是因为它带给我心灵的收获令我震撼,使我成熟。
记得那一天,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个脑外伤昏迷病人,送他来院的是跟他一起打工的老乡,因为昏迷导致大小便失禁,病人抬入病房时已是满身恶臭,那两个老乡看到无法收拾就悄悄地失踪了。我守候在他的身旁,为他打开通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等护理工作,然后又用热毛巾为他擦拭全身,而全然不顾他身上发出的汗水、尿液、甚至大便等积聚在一起的那种味道!因为我是护士,我选择了护理事业,便选择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当我把病人的身体全部擦净以后,我又为他换上了干净的病人衣服,并焦急地等着病人地醒来,那一天我一直守候在病人的边上,直到接班护士到来并向她作了仔细的交待后才离开。
回到家后看到了女儿,才记起那天正是我那年仅三岁的女儿生日,而她正望盼着母亲能给她带回生日蛋糕和生日礼物呢!而我却因为忙着护理病人,早就把这件事给忘了,面对女儿望着我双手空空而明显失望的眼神,我很痛苦,我选择了护士,就必然会因为关爱病人而牺牲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但我愿意!因为这是我自已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病人的病情在一天一天的好转,可恼人的家属却到第三天还没有点滴消息,我每天上班后第一个要查看的病人就是他,翻身,拍背,皮肤按摩,肢体功能锻练……,每天重复着这些护理工作,虽然这些工作全是作为一个护士所应该做的事,但那是一种对病人生命的热爱,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更是一种我们作为白衣天使的基本风范!
终于,在我的精心护理下,病人的眼睛睁开了,他又重新看到了这个他所钟爱的世界,尽管他看到周围一切陌生的白色,但他已经从死亡边缘走了回来,他看着我,努力的想对我作出些感激的微笑,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些天的精力总算没有白费!
在病人出院那天,他写来了长长的一封感谢信,深情地写道:“你是生命的天使,是你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的生命!”我没有因此而骄傲,因为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是一名护士!多干一点活,多做一点贡献,我将无悔于青春,无悔于生命!
朋友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同仁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位病人的话语,让我们再一次回顾我们所作的工作,我们是与生命打交道的天使,我们更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培养德性的道德,为我们的护理事业扬起风帆!
我是一名儿科护士,在近二十年的护理生涯中始终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工作踏实认真爱岗敬业,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好评。
护士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通过一次次晨间护理,一次次输液,一次次健康教育,在这些看似平凡的重复劳动中,孕育着我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作为一名护士,尤其是儿科护士长,我一直都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我深深懂得,我们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利益,因此在工作中,我总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以身作则。
在去年冬季,病人比以往都多,作为护士长,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室里,吃住都在科室里,不停地巡视病房,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正当我巡视病房时,发现一名患儿正在抽搐,我立即叫来值班医生,准备缓解抽搐的药物,2分钟过后,患儿抽搐缓解了,这时,又一名早产儿出现病情变化,患儿没有了自主呼吸!!!我们又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复苏气囊加压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忙完这些已是凌晨四点多了,我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又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了。我就以这样的状态连续工作了几个星期,直到病人数量下降。
在护理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力求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凡是其他护理人员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我是随叫随到,从不例外。一天夜里十点多钟,ICU入住了一名颅脑外伤患儿,需要用小儿呼吸机,接到电话我立即赶到医院,配合ICU护士对患儿进行抢救,直到患儿转危为安我才去休息。像这类临时加班加点抢救病人的事情在工作中经常碰到,虽然身体很累,但经过我们的努力,一条鲜活的生命又复活了,我们又是快乐的。
如今我在护士的工作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十几个年头了,虽然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位,但我深爱着我的职业。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勤快又能干的护士,每天的工作我都尽职尽责,每一件事情都尽量做到又快又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近全能做到最好,带领我们儿科护理团队,把我们的爱心奉献给每一位患者,愿我们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越来越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贴近病人。
小罗,内三科护士,中共党员,2012年参加工作,多年来在护理岗位上她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着,用真诚的服务温暖着所有的患者。
她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却一直恪守南丁格尔的誓言,牢记博爱中医、厚德至善的院训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服务。
在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肆虐祖国大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疫情防控阻击战骤然打响,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医护工作者,她主动请缨,毅然决然的加入到来宾市防控新冠疫情的先锋队伍中。
2月15日,在市卫健委的统一调配下,小罗被安排到来宾防控疫情定点医院――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工作,和其他一线医护人员一起,穿上“白衣战袍”,认真站好防疫第一岗。2月27日,她转战支援新冠肺炎疑似病房,主要是工作是做好的疑似病区的消杀与物资的消毒清点工作,她的认真和努力,得到了所有同事的赞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小罗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她说:“能为这次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备感自豪!”
护理职业是一份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护理工作是一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小罗虽然只是一名平凡普通的护士,但在平凡的岗位上,能用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无论多苦多累,她始终以“愿我真诚的努力付出换来您满意的笑容,那是我莫大的幸福”为座右铭,坚守这份神圣的事业。
身为一名儿科护士,平时在儿科值班的过程中,我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患儿,担起了阿姨的角色,与患儿们交流、谈心、接触,不分生人、熟人、有钱、没钱都一样对待,用一颗炽热的心去温暖每一个人,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
一次后半夜三点多,一位农村妇女抱着发高烧的孩子来打针,可身上仅带了几十元钱,离用药和住院的费用差的很多,看到这种情形,我便从自己兜里掏出200元钱,替妇女交上了医疗费,并办理了住院手续,病情稳定后,我主动嘘寒问暖,帮妇女和患儿倒热水,留心他们可能存在的各种需要,使那位妇女深受感动。还有一次,在值夜班的过程中,我在一个空着的病床上捡到了一部智能手机,想到失主随时可能来电,于是便把手机放在身边,一直留意着,并避免被别人拿走。一段时间后终于等来了失主家属的电话,然后约定好时间,亲自下楼把手机送到了失主手中。
我在工作中做到了爱岗敬业,刚生完孩子,结束产假,就积极投身工作之中,不论是主班还是夜班,都积极服从部门安排,努力为维持医院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儿科的工作不同于其他成人科室,细小而琐碎,加之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护理上需要更加细心,技术上需要更加精湛,我虚心地向老同志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头脑,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大量学习理论笔记,不断巩固自身专业水准,通过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喜爱。
"早上见了你,看见你骨瘦如柴、毫无力气地躺在病床上,我心如刀绞……你知道吗,看见你被救护车送来的.那一刹那我有多心疼啊!……"一封《致秋梅》,曾温暖了多少艾滋病患者,感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写这封信的胡敏华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护士长"。
本月,胡敏华护士长开通"与艾滋病为邻"的微博整整一年,她的工作和生活也因此充满了特殊的意义。在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胡敏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一年来与艾滋病患者为邻的温情故事,也说出了自己对"秋梅"们的惋惜和忠告。
利用下班时间和网友交流
昨日下午2时30分许,记者走进南昌市第九医院感染二科的病房,见到了胡敏华护士长,此刻正是感染二科下午最忙碌的时间,胡敏华身着淡蓝色的护士服,穿梭于一间间病房,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需要,用微笑鼓励着患者和家属。直到一个小时后,胡敏华才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谈起入选中国网事感动网络十大人物的事,胡敏华显得十分谦虚,她表示自己只是用了一种新颖的方式和患者们"谈心"。说到开通微博一年来的生活,胡敏华表示自己接触了更多类型的艾滋病患者,并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对患者的内心有了更深的体会,"我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他们对话,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胡敏华说,从她的故事被媒体披露后,已有2万名网友关注了她的微博,不少艾滋病患者也通过微博私信、评论等方式和她进行交流。"从他们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来,有些人对艾滋病几乎没有了解,或者存在很多误解,我只能尽可能地向他们解释。"
胡敏华向记者透露,由于自己的儿子正在读高二,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她没有在家中安装宽带,而是下班后用医院的电脑与网友们进行交流。"一般是下夜班后,我会打开微博,回复网友们的每一条评论。"胡敏华利用凌晨病房患者们休息的时间,和网友们交流,每次至少都要两个小时。目前,胡敏华的微博大约每两天更新一次,她表示自己学会手机上网后,会更频繁地和网友们互动。
北京患者打电话找到医院倾诉
自从胡敏华的事迹被本报等媒体报道后,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旅居海外的艾滋病患者通过微博、qq和电话等方式,向胡敏华表示了敬意和感谢,也向她诉说了自己的故事。胡敏华告诉记者,一位北京的患者傅康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一个男性患者打电话到我们科室,点名要和我说话。"胡敏华说,今年4月,一个自称是其同学的北京人通过114查号台找到了南昌市第九医院,并希望和胡敏华说几句话。胡敏华接听电话时,对方一直要求确认她的身份,在得到确认后却沉默了很久,"他后来哭了,哭得很痛苦,还一直叫我大姐。"胡敏华根据经验,并没有询问对方的隐私,而是不断地鼓励和安慰他,"后来他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自己该怎么办。"
原来,电话里的男性名叫傅康,今年30多岁,是北京某知名艺术院校的讲师,年轻有为的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于一直没有过上人们眼中正常的家庭生活,他开始"厮混",并进入了当地的一个男男群体,且染上了艾滋病。这对于傅康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美好的未来似乎彻底断送了。傅康开始放弃自己,甚至"人间蒸发"了,直到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胡敏华的故事,于是想办法联系上了她。
通过与胡敏华的交流,傅康对艾滋病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胡敏华告诉记者,目前,傅康已回到安徽老家,正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
秋梅的离去深深触动了她的心
很多人知道胡敏华这个名字是从《致秋梅》这封给艾滋病患者的信开始的,胡敏华将自己护理艾滋病患者秋梅,以及与秋梅交流的点滴故事写成了一封信,希望更多的人对艾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少人很关心秋梅目前健康状况如何,秋梅是否已经过上了正常的康复生活。当记者带着这一问题询问胡敏华护士长时,却得到了她一声长长的叹息。
胡敏华告诉记者,虽然医院竭尽全力救治秋梅,但仍未能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34岁的秋梅在圣诞节前永远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如果查出患病时就开始服药,她的身体状况就不会那么糟,也不会这么快离开这个世界。"胡敏华说,秋梅被查出感染艾滋病,但住院了两个月后,秋梅却神秘失踪了。胡敏华第二次看到秋梅时,已经 是11月,邻居将奄奄一息的秋梅送往第九医院救治,此时的秋梅几乎是皮包骨头,眼中看不到一丝生活的光芒。正是由于被秋梅的经历深深触动,胡敏华才决定用微博与艾滋病患者交流,并将给秋梅的信发表在网上。
胡敏华说,来医院分娩的海棠也被查出了艾滋病,胡敏华决定将她和秋梅结成帮扶对子,共同与病魔作斗争。三年后,海棠依然勇敢地生活,每天享受着接送儿子上幼儿园的幸福时光,而秋梅却因为逃避失去了生的希望。胡敏华希望秋梅的遗憾,不要再在艾滋病患者身上重演,只有乐观生活、坚持治疗,才会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增添幸福的光芒。
蒋小梅,女,39岁,本科学历,2008年8月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我院,现任供应室护士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护理岗位,她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标,在周而复始的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刻以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基础,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她的努力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曾多次获得本单位“优秀护士”称号。
她先后在妇产科,急诊科,内科,供应室等科室轮转。妇产科是迎接新生命的地方,是悲喜交加的科室,孕产妇情绪波动大,病情变化也大。记得那是一个雷雨天,她像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科室接班,给每位产妇做会阴护理,按摩宫底...当她给18床产妇做护理时,她发现产妇一言不发的,脸色也不怎么好,按摩宫底也没说疼,而且宫底很高,恶露不多,测量血压90/60mmHg,她赶紧通知医生,怀疑有出血,医生经过检查确定是产后慢性出血,她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吸氧、输液、监测生命体征、有条不紊的与医生配合,她一刻也不敢松懈,守护在产妇的身旁,经过几个小时的救治,病情才趋于平稳。事后她耐心询问了解到产妇初为人母,不知道怎么带宝宝而焦虑。于是她给产妇讲解她带宝宝的经验以及母乳喂养的方法和好处,...经过她精心的护理和细心的开导,这位产妇很快调整了心态,恢复的很好!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赞扬和好评。
2018年她申请进修了消毒供应室,并参加了消毒供应室专业培训,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我院2020年7月搬迁至新院后,她被任命为供应室护士长。供应室从无到有,全新的工作环境与设备,对她来说是一个考验。凭着进修所学以及工程师的培训,她带领4个姑娘熟悉所有设备的运用,制定适合我院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制度,到兄弟医院学习,加班加点完成了供应室的验收工作。很多人不解,供应室不就是洗洗刷刷、包包扎扎吗?有什么难的?只有到了岗位,才知道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全院患者的安危,是院感的灵魂。每天的回收、分类、初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润滑、干燥、检查保养、包装、装锅、灭菌、卸锅......整个环节环环相扣,丝毫不能大意,她带领大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包的灭菌,没有出现不合格现象,受到临床科室的一致好评。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她还积极参与到医院组织的火车站值守,疫苗接种、学校核酸采样、社区志愿服务中。
根据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要求,我院于3月26日成立了县临时集中预防接种门诊,由于护理人员短缺,她主动参加预防接种培训并积极参与接种工作。随着市民对国家政策的响应,2021年7月疫苗接种工作进入高潮,我院每天三四千人的接种量,她负责咨询和接种工作,对前来接种人员进行身体评估,仔细的询问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有没有喝酒,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等等。由于天气炎热,前来接种的人员又多,所以好多人都等的不耐烦,又要给他们做好安抚工作。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口干舌燥,坚持做到不漏问一个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2021年10月,上饶发生疫情牵动着她的内心,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走向逆行之路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11月5日13点,临时接到通知,要求14:30赶到新余市政府集合支援上饶。“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简单地收拾行李,来不及与家人告别,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听从领导的安排。当天下午,跟随市支援队赶赴上饶。
上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但她无暇欣赏美景,因为重任在肩。每天6点起床由当地志愿者接到分配小区,小区里有居住人口近一千人。穿戴准备就绪,便投入到一天忙碌的工作中。“阿姨,请你发出'啊'的声音”,“小朋友,'啊',不害怕,阿姨轻轻的。”每天重复着这些话,虽然口干舌燥,但是不敢喝水,因为怕要上厕所。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孕妇,当做完核酸后,就向社区工作人员提议上门给她采样,得到了工作人员及孕妇的高度好评,为了不耽误时间,回来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因为她明白,休息一分钟意味着排队的居民要多等上一分钟,而这一分钟里,大家的风险也加倍了。疫情当前,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防护底线,就这样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让她疲惫不堪,但她没有抱怨。援饶的18天里,有辛苦,有感动,有收获,好在坚持并战胜了!
她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心依旧,认真对待工作,不断进取,把护理工作做好......”
推荐专题: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急诊室男护士优秀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