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高层消防员安全事迹材料(优秀范文五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高层消防员安全事迹材料(优秀范文五篇)》范文。
小明,52岁,1999年从部队退役后,担任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专职消防队队长。
19年来,他始终以军人的韧劲和毅力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公司连续19年未发生火灾事故。
1999年,小明到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后,主动请缨负责筹建公司专职消防队。受领任务后,他一有时间就到当地消防部门跟班见学,每天抽出至少3个小时学习消防业务知识,半年不到就整理出4大本读书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专职消防队很快就成为了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敢打敢拼的优秀队伍,他自己也从消防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队里每次来了新同志,第一课就是学习刘队的笔记,这些快被翻烂的本子是队里的宝贝,是我们战斗精神的.传承!”队员们如是说道。
在20xx年至20xx年的时间里,三河市燕郊镇尚未组建专业消防队伍,小明带领队员们主动担负起燕郊镇的`灭火救援工作,累计出警1529次,营救被困群众462人,保护财产价值8500余万元。
20xx年4月3日,燕郊镇一火锅店发生火灾,小明带队到达火场后,只身冲进火海,将液化气罐抱出,避免了一场爆炸事故的发生,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带训练上,小明的要求近乎“苛刻”,制定了详细的训练和学习计划,坚持用专业消防救援人员的标准来锤炼队伍,部队的实战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先后8次被评为全省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先进个人,所在专职队8次被评为全省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专职队、全省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先进单位。
xx,男,汉族,1984年12月出生,20xx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为廊坊消防支队三河中队特种车辆驾驶员,四级警士长。
“一带一路”消防安保工作开展后,三河中队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增援中队之一,担负着重要的职责。xx作为中队驾驶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驾驶技术,确保一旦接到救援任务,能又快又安全抵达现场。他深知,作为一名消防车辆驾驶员,不仅要车开得好,更应当使车时刻处在最佳的战斗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每天早上,他都坚持对每一辆消防车进行检查保养,定期对车辆各部件进行紧固,确保车辆随时处在最佳的状态。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下,xx担任中队驾驶员以来,从未发生过一次车辆事故。
投身红门16载,今年也许是xx在部队的最后一年,但他却丝毫未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坚守和忠诚诠释了红门卫士的职责使命。
小张,男,河南郑州人,1990年4月出生,2012年6月入伍,中共党员,三级指挥员,现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参谋。
在日常工作上,该同志讲政治、顾大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长期在法制审核及防火监督等岗位任职,能够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恪守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不徇私情,上门服务不辞劳苦,他在工作上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受到辖区办事群众的`广泛认可。工作以来,该同志严格按照工作部署要求,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坚决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开展防火检查,强力督促隐患整改,先后共检查社会单位865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483处,为航空港区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作出了积极贡献。
xxxx,男,汉族,xxxx市津南区人,1978年7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本科学历,现xxxx市公安消防总队和平支队副支队长,武警中校警衔,中共党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3次,公安部二等功1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市局评为xxxx市优秀人民警察3次,被总队评为战训、政治工作业务标兵和业务能手6次。
主动请缨赶赴灾区,救民危难做“标兵”
xxxx年“ 5.1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噩耗震惊了整个世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得知总队将要集结救援队赴川抗震救灾的消息后,xxxx毅然交上了请战书,主动要求赶赴灾区一线抗震救灾。在灾区的日日夜夜里,他带领突击队的队员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的消防精神,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灾奇迹。六个小时连续奋战,将埋压在倒塌公寓楼下的13岁男学生刘俊良遗体找到;带领队员冒着楼层随时坍塌的危险,成功将邮政储蓄所内埋在废墟下的300余万元储蓄票据及数万元现金抢救出来;经过5个半小时的努力,成功将大竹九矿山上的15公斤炸药和15根管安全转移到地面。在这次赴川抗震救灾中,最令他难忘的就是5月19日参加的xxxx“拉网式”搜救。
xxxx是位于xxxx最边远的山村,那里的灾情最为严重,而且有许多群众被困,生死未卜。由于进村的道路已经被山体滑坡掩埋,上午8时,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后,xxxx带着突击一队的队员出发,整整翻越了4座近千米的高山,徒步行走70多里地,才到达目的`地---xxxx。看到满目疮痍、残垣断壁的村庄,xxxx的心酸酸的,当搜寻到三十余名几天没有食物和水的灾民时,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于是组织队员们将身上所带的全部给养分发给了灾民。在他的带领下,突击一队的队员从沿路上九个组的村庄内共发现了十余名受伤的群众,其中杨华珍老人伤势最为严重,她面部受伤、身体多处骨折,随时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救人重要,“快砍两根竹子来,马上利用救援绳索制作担架。”凭着自己丰富的救援经验,xxxx立即组织队员开始施救,将老人安全放置在简易担架上以后,他迅速组织队员带上十几名受伤的群众,开始返程。行走在满是碎石、荆棘密布的山路上,抬着受伤的老人,xxxx和队员用手抠着石头,扒着杂草树枝一步步的前行,遇到陡坡大的地方,他就主动跪在石头上,和后面的队员举起担架慢慢的向上爬。山上余震不断,危险随时会出现。就在他和队员们行至一座山的半山腰时,突然前面有碎石从山上滚下,“快往回撤,有山体滑坡!”xxxx大喊一声,这时队员们迅速抬着老人撤回了几十米,只见前面一阵土烟升起,大量的碎石块从山上滚了下来,此情此景,触目惊心!害怕再次出现的危险会伤及到受伤的老人,他便脱掉身上的救援服搭盖在老人身上。就是在xxxx的带领下,队员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过硬的素质,历时9个半小时,经过长途跋涉,成功将已经被困了170多个小时的88岁杨华珍老人和其他十几名受伤的百姓救出了深山,创造了xxxx消防总队赴川救灾的“山脉救援传奇”,受到了总队抗震抢险救援指挥部和灾区人民的高度赞扬,他所带领的中队四名战士1人荣立个人一等功,3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他也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公安消防部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抗震救灾先进共产党员”。主动请战身先士卒,第一时间参与救援
xxxx年8月12日22时50分,xxxx港务局瑞海物流集团发生爆炸事故。接到报警后,总队作战指挥中心迅速调派总队和相关支队全勤指挥部以及46个消防中队指战员奔赴战场。静海支队接到总队指挥中心调派命令后,立即集结东城、西城两个中队两辆干粉消防车,由xxxx参谋长带队赶赴现场增援。 8月13日上午5:05到达现场后,xxxx主动请缨立即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去,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马若鹏参谋长统筹指挥救援工作。爆炸现场浓烟滚滚、一片狼藉,由于现场情况不明,处置事故无从下手,但他主动请战,凭借自己多年的战斗经验,协调指挥红桥、滨海、东丽、静海等支队现场搜救被困人员,使现场搜救秩序有条不紊。xxxx组织力量先后进入爆炸核心区域西侧和北侧集装箱区进行灭火搜救,由于小爆炸持续不断,现场环境十分恶劣,他克服高温、浓烟以及刺鼻
他普通吗?确实,但是看看他做的工作吧。
他,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入伍12年,他时刻谨记着自己消防战士的职责,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1600多次,抢救出被困群众460多人。
他,是一个贫苦家庭的顶梁柱。父亲和哥哥先后因车祸致残,母亲也不幸罹患癌症,善良淳朴的妻子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跟他一起撑起窄窄的公寓房里,那个清贫温馨的家。
他,军功章挂满胸前,获奖证书装满抽屉,声名鹊起的他,依旧过着俭朴无华的生活。他依然是妻子的好丈夫,是父母眼中的乖儿子。
妻子李翠,亲切地叫他“牛哥”,战友豪爽地直呼他“黄牛”。
他,有许三多的坚韧、史今的宽容、伍六一的倔强、“老七”的霸气。他,就是消防部队真人版的“士兵突击”。
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南宁市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代理排长兼一班班长黄胜新。
十余载抢险救援经历书写青春华章
自1997年当兵入伍以来,黄胜新一直以行动来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成长到如今的消防技术尖兵,黄胜新付出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汗水和努力,经历了大小1600多次生死一线的关头。黄胜新在实战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救援经验,也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一次次把黄胜新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20xx年9月1日15时35分,广西最大的化工企业――南宁市化工股份公司的2800立方米酒精罐突然发生大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现场情况万分危急!当消防部队到达火灾现场时,酒精罐上火光冲天,火焰已经高达50米以上。
9年前的消防车和现在的进口消防车的性能没法比,当时的车载水泡的有效射程根本达不到燃烧着熊熊烈火的酒精罐顶。于是,火场指挥员决定组成突击敢死队冲进防护堤迫近作业。黄胜新主动向指挥员请求担任主攻。
指挥员同意后,黄胜新立即和突击队员顶着难以忍受的高温把两节拉梯架到燃烧罐,将移动炮推到被烧得发红而且塌陷的罐体上,顶着高温和随时可能掉入罐里的危险,站在上面操作移动炮进行近距离灭火。战友们在身后不断用水枪向黄胜新射水降温,掩护他灭火,有好几次强大水压差点把他冲进罐体里,幸好黄胜新用脚紧紧地勾住了两节梯梯蹬稳住身体。经过数个小时候奋力扑救,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并被顺利扑灭。回忆起这段经历,黄胜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酒精罐的温度高得吓人,自己的手都被烫起了好几个泡,万一不小心掉下去酒精罐里啊,连个骨头都找不到!”
千里驰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显身手
黄胜新,自去年汶川地震救援顺利归来后,人们便记住了这位个子不高,说话不多的铁骨汉子。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黄胜新正休假到医院照料身患癌症的母亲。当一接到部队成立抗震救援突击队奔赴四川增援的指令,黄胜新立即返回部队,瞒着母亲,奔赴灾区救援。
5月14日赴川以后,黄胜新舍生忘死,英勇顽强,多次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递交了满意的答卷。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他与南宁市消防支队其他战友一起抢救被困人员19名,其中8人生还;带领救援队员转移群众3617人,为群众搭建避难场所76处,清理危房145间,抢救各类物资价值约1300多万元,抢运救灾物资480余吨,为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黄牛”黄胜新又经历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心动魄。20xx年5月14日,南宁市消防支队赶到四川都江堰后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当日下午,黄胜新在都江堰四川街一栋六层坍塌楼层上,利用视频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发现下面有生命迹象,并隐隐约约听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呼救声:“救命,救命!”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女子看到黄胜新和战友,立刻冲了过来,紧紧抓住他的手,哭着哀求:“我弟弟埋在里面已经两天两夜了,求求你们,快救救他吧!”“你放心,刚才我已经听到他的声音了,我们一定把你弟弟救出来!”
根据黄胜新多年的救援经验,他和战友们选择了一个较为安全的方位,挖了一条隧道,清理被困者上方松动的水泥块和砖头,用工具一点一点挪开楼板,通过细小的缝隙,进入被困者所在的狭窄空间。
伴随挖掘的同时,上方的楼板不断嘎嘎作响,碎石纷纷掉下,战友们着急地喊道:“班长,有危险!”而此时黄胜新心里想的却是:“我们已经千辛万苦挖出了这条生命通道,我决不能放弃,一定要把他救出来!”他不顾战友的劝阻,拼命加快挖掘速度,就在他把人救出来的一瞬间,“轰”的一声,几层厚厚的楼板在余震中塌了下来,埋住了他们之前救人的地方。而那时,要是黄胜新再慢一秒,就再也回不来了。
由于抗震救灾表现突出,黄胜新被公安部消防局记个人一等功,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奥运火炬手参加了祥云火炬在南宁的传递活动。
满载荣誉依旧朴实无华
08年抗震救灾立功至今,黄胜新先后在南宁等地做了十几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并收到自治区、南宁市等多级政府部门的嘉奖。黄胜新英勇的抢险救灾事迹也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南宁市街头巷尾的美谈。
而今满载荣誉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功臣”就摆架子,居功自傲。在部队领导和战友眼里,他仍然是个尽职尽责的好战士,是那头永不放弃、做什么事都抢在第一位的“黄牛”。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记者又一次见到了这位小个子的消防兵。他笑着说:“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偶尔会有人认出自己是黄胜新,挺不好意思的。”他也直言,有时候确实有点不方便。
在群众眼里,黄胜新俨然成了一位英雄。市民们有需要消防帮忙的时候,几乎都会想起这位腼腆老实的消防老兵。7月13日,黄胜新所在的辖区内公务员小区有一位住户的门被反锁了,到现场的消防战士弄了很久也没有把门打开。这时,战友们想到了在特勤大队的黄胜新。“黄胜新来了,没什么问题了!”像这样的对话,在许多有黄胜新在的场合都可以听到。他的救援技术几乎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黄胜新到达公务员小区现场时,他以惯来敏捷的身体,运用“楼层下降”技术,从住户的窗台进入到屋内,成功地把该住户的门打开了。事后在与记者的聊天中,黄胜新说到:“其实,人家也挺不容易的,现在装一个门,动辄三四千,的确不忍心把住户的门弄坏。所以每次遇到这种门被反锁的情况。我都在想,能不弄坏,就尽量不要弄坏住户的门。”
黄胜新就是这样一个老实诚恳的人,他时刻替他人着想,不愿意弄坏老百姓的一扇门。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得到了战友和市民的好评。
推荐专题: 消防员事迹材料 高层消防员安全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