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推荐6篇)

2024-09-27 15:23:46

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推荐6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推荐6篇)》范文。

第一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各项要求,促进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目标要求

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三、开发内容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要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内容要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的研究为主,形成地方课程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根据实际,我校地方课程现阶段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

四、课时安排

地方课程课时,1―2年级每周1节,为《文明礼仪教育》;3―6年级每周2节,为《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根据需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课时是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和我省实际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学期的总课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开发与实施要求

1、要将国家课程的实施与地方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

2、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别,建立以书籍、实物、影像、软件、网络等为载体的地方课程资源体系。

3、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始终渗透安全教育。

4、要充分发挥社区、校教研组的作用,鼓励有关人员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深入生产生活实际,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服务。

5、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地方资源的关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中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六、管理评价

1、地方课程的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查,但要以考查为主。评价要实行等级制。

2、地方课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第二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精神,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加快实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累经验。

二、条件分析:

1、我校系博鳌镇中心小学。我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的战略,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植与发展优质教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近几年来,我校投资校园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设备。学校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校重视了教师的培训工作,多年来学校每年均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各类教师,目前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多名,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组织领导:

组长:

成员:学校全体教师

四、实验目标及任务:

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

使学生具有爱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

2、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引领着所有的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而且要通过这一场革命与洗礼,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使所有的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3、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的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合理并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还应适应新的要求,开发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利用者、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的课改目标。

五、实验措施及手段:

(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培训促新课程的实施。

学校将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专家引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相结合,进行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发生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至旧的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我们首先要注重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力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把我们自身的教育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全体教师不仅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应注意改变我们每天正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名师联动、专家引路、教师研讨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求通过自身行为的转变来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再次,我们将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学校将从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管理、评价制度改革,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一、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

二、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三、是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绿色承诺”、“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

四、是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五、是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得学校课程更加鲜活、亮丽。

(三)、改革评价制度,以机制建设促课改的实施。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与源动力,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大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一、是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将从制度层面改革评价体制、分配体制,以制度建设为导向,将全体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程的实施上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确保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激励性和正确的引导性。

二、是重视评价的情感性。

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实施新课程必须全心全意的依靠教师,实施新课程必然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学校领导能从情感层面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在理解信任、使用发展之中促进新课程的开展。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心向教师,广大教师会迸发出更大热情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顺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和谐、民主、充满人情味的氛围中,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三、是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人总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我校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对所有的教师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谁在这场变革中及早启动,谁就能赢得主动。

四、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课改的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软、硬件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将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落脚点与突破口,全面优化课程资源。我们将把握“自力更生、分步实施、软硬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信息化步伐。

“自力更生”即依靠自身挖潜,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压缩非教学性开资,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对校办产业及“三产”的管理力度,提高收益。同时,我们还将做好全面的统筹与规划,确保资金投放的重点。“分步实施”就是学校电教设备的投入和发展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我们将在前已经初步实现班班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将重点放到终端的建设上,不断提高使用效率。“软硬兼顾”指在注重硬件投入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建设。一是利用好电教教材费,足额征订省教育厅规定的电教教材,将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音像资料配成系列,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三是加大校本素材的建设力度,制作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学校校情的软件,充实学校的软件库。实践表明教师自制的软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提高一个学校的信息教育水平。

六、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1、认真总结前一段时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分析我校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和制定全镇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2、成立课程改革实验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

3、召开全镇课程改革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全镇各类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培训工作。

4、配齐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

5、做好宣传工作,向家长、向社会宣传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第二阶段:

1、做好一年级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工作。

2、做好课程改革的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进步规范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成果的形成。

3、结合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争取取得一定的实验效果。

4、组织校内、镇内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5、组织人员参加区级各类新课程的培训与教学竞赛活动。

6、积极进行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第三阶段:

1、进一步进行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实践与研究。

2、准备与新课程相关课题结题工作,总结实验成果并上报。

3、准备参加全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交流大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新课程的研究成果。

4、制定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计划。

第三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精神,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加快实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累经验。

二、条件分析:

1、我校系博鳌镇中心小学。我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的战略,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植与发展优质教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近几年来,我校投资校园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设备。学校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校重视了教师的培训工作,多年来学校每年均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各类教师,目前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多名,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组织领导:

组长:夏xx

成员:学校全体教师

四、实验目标及任务:

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

使学生具有爱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

2、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引领着所有的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而且要通过这一场革命与洗礼,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使所有的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3、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的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合理并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还应适应新的要求,开发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利用者、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的课改目标。

五、实验措施及手段:

(一)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培训促新课程的实施。

学校将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专家引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相结合,进行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发生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至旧的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我们首先要注重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力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把我们自身的教育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全体教师不仅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应注意改变我们每天正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名师联动、专家引路、教师研讨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求通过自身行为的转变来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再次,我们将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学校将从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管理、评价制度改革,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一、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

二、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三、是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绿色承诺”、“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

四、是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五、是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得学校课程更加鲜活、亮丽。

(三)、改革评价制度,以机制建设促课改的实施。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与源动力,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大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一、是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将从制度层面改革评价体制、分配体制,以制度建设为导向,将全体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程的实施上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确保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激励性和正确的引导性。

二、是重视评价的情感性。

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实施新课程必须全心全意的依靠教师,实施新课程必然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学校领导能从情感层面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在理解信任、使用发展之中促进新课程的开展。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心向教师,广大教师会迸发出更大热情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顺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和谐、民主、充满人情味的氛围中,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三、是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人总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我校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对所有的教师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谁在这场变革中及早启动,谁就能赢得主动。

四、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课改的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软、硬件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将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落脚点与突破口,全面优化课程资源。我们将把握“自力更生、分步实施、软硬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信息化步伐。

“自力更生”即依靠自身挖潜,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压缩非教学性开资,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对校办产业及“三产”的管理力度,提高收益。同时,我们还将做好全面的统筹与规划,确保资金投放的重点。“分步实施”就是学校电教设备的投入和发展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我们将在前已经初步实现班班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将重点放到终端的建设上,不断提高使用效率。“软硬兼顾”指在注重硬件投入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建设。一是利用好电教教材费,足额征订省教育厅规定的电教教材,将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音像资料配成系列,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三是加大校本素材的建设力度,制作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学校校情的软件,充实学校的软件库。实践表明教师自制的软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提高一个学校的信息教育水平。

六、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1、认真总结前一段时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分析我校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和制定全镇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2、成立课程改革实验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

3、召开全镇课程改革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全镇各类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培训工作。

4、配齐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

5、做好宣传工作,向家长、向社会宣传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第二阶段:

1、做好一年级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工作。

2、做好课程改革的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进步规范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成果的形成。

3、结合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争取取得一定的实验效果。

4、组织校内、镇内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5、组织人员参加区级各类新课程的培训与教学竞赛活动。

6、积极进行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第三阶段:

1、进一步进行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实践与研究。

2、准备与新课程相关课题结题工作,总结实验成果并上报。

3、准备参加全区课程改革实验交流大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新课程的研究成果。

4、制定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

第四篇: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7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甚至更多的学生。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篇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各项要求,促进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目标要求

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三、开发内容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要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内容要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的研究为主,形成地方课程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根据实际,我校地方课程现阶段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

四、课时安排

地方课程课时,1—2年级每周1节,为《文明礼仪教育》;3—6年级每周2节,为《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根据需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课时是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和我省实际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学期的总课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开发与实施要求

1、要将国家课程的实施与地方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

2、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别,建立以书籍、实物、影像、软件、网络等为载体的地方课程资源体系。

3、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始终渗透安全教育。

4、要充分发挥社区、校教研组的作用,鼓励有关人员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深入生产生活实际,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服务。

5、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地方资源的关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中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六、管理评价

1、地方课程的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查,但要以考查为主。评价要实行等级制。

2、地方课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段课程标准系列学习研讨活动的通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新颁布课程标准的新精神、新变化、新要求,学习、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将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参与对象。

全校教师。

三、研修目标。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教师明确学习课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课标的思路;通过教研组集中培训,详细解读任教学科课程标准并应用于学科教学;通过学习课标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义并形成案例成果。

四、组织实施。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研修工作,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实施和考核评价。

五、研修内容。

我校所使用的8个学科课程标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研训的内容主要包括:

1、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2、了解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目标。

3、了解修订课标与原课标发生了那些变化。

4、了解怎样把握新课标的新精神、新变化、新要求。

5、运用用新课标有效指导本学科课堂教学。

六、研修方式。

(一)自主研读。

1、研修内容:

自学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

2、措施办法:

(1)每位学科教师认真研读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要重点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三大核心部分,熟记相关章节,写3000字左右学习笔记。

(2)教师要将学习课标与实际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将课标理念、目标、要求有效应用于学科教学。

(二)专题讲座。

1、研修内容:

课程标准的解读。以修订课标与原课标发生了那些变化,怎样把握新课标的新精神、新变化、新要求等为内容。

2、措施办法:

(1)学校邀请区教研室的教研专家,分学科进行《新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讲座,并请教研专家现场和教师进行互动,解决教师学习中的困惑。

(2)教师结合专题讲座内容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感受。

(三)集体研讨

1、研修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丛书》和《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

2、措施办法:

(1)各学科教研组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丛书》和《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

(2)各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交流讨论如何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研究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指导和应用。

(3)教研组做好学习记录,教研组长写学习小结。

(四)知识测试。

1、测试内容:

《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丛书》和《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

2、措施办法:

学校将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对教师课程标准的研修情况进行检测。两周一次。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要求设置新课程,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结构与课程安排

本着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节,语文8节,数学4节,体育5节(包括体育活动),音乐2节,美术2节,地方与学校课程2节。每周26课时。

三、四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2节,语文7节,数学4节,英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科学2节,综合实践活动3节(信息技术1节;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1节;劳动与技术1节,利用周末、假日开展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3节(含心理健康1节、周会1节和学校开展的具体活动)。每周30课时。

五、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3节,语文6节,数学4节,英语2节,体育3节,音乐1.5节,美术1.5节,科学3节,综合实践活动3节(信息技术1节;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1节;劳动与技术1节,利用周末、假日开展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3节(含心理健康1节、周会1节和学校开展的具体活动)。每周30课时。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尊重教育规律,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把解决教什么为突破口,着力推进课程拓展,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拓展原则:

1、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

2、根据教材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

拓展的策略

1、拓展要立足从教材出发

2、拓展要与读书有机结合起来,要与国学经典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拓展的形式应是多样的

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自然、思品、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三、参与年级:

一至六年级

四、参与教师:

全校所有任课教师

五、拓展内容:

语文学科

1-3年级根据教材内容以字词拓展为主,适当加进一些国学方面的词语、典故、诗词等;4-6年级一定要依托教材,由此到彼、由部分到整篇、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也可根据本班的实际分类拓展。

数学

主要以趣味数学为主、把数学中的巧算、快算方法,以及定理、定义、性质的巧妙运用,数学中的多解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数学中的偏题怪题,作为拓展的主要内容,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自然学科

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标本制作、简单的学具制作、科技小发明、

思品学科

主要以国学为主,《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教会学生做人。

体育与艺术学科

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巩固太极拳、葫芦丝、巴乌、国画、剪纸、布贴、十字绣取得的成果,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六、拓展的方法

根据班级实际要以学生自主拓展为主,教师要对拓展的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拓展时要定内容、定目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带动差生参与到课程拓展中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篇5】

如果把教学过程看着是一条生态河流,那么它的上游就是老师的备课,中游是师生互动,下游是学生的课外延伸和拓展。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阵地在课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因此,每一个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方向、多角度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和帮助每一名学生。

2、从教师方面而言,实现课堂由老师讲授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去主动发现、学习知识,在研究和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3、创设友善的学习环境,打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构建高效、合作、愉快的课堂环境。

4、实践洋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兵教兵”的模式,落实小组合作教学,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多渠道的最有效的课堂反馈机制。

5、实践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方法,以梯度练习,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准备阶段

(一)建立机构。校长室直接领导下,教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各处室干事领衔各学科的改革实施

(二)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把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教学改革上来:

①召开全校老师会,由校长亲自宣讲和辅导

②发挥“教师讲坛”的理念引导作用,务必使全校教师形成共识:教学要改革,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益。

(三)理论储备。以主题讨论形式,分四个模块,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杜郎口教学和洋思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掌握其理论,理解其精髓,借鉴其方法。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①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沙龙研讨。

②全体校骨干和带头人做学习的排头兵。以“菁菁铜小”为平台,展开网上主题讨论,同骨干引领,所有老师参与,同时相关领导要到各教研组蹲点指导。

③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分学科观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片,解析省电教中心的案例教学片,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教改理论方法,作为我们教改指导和借鉴。

④组织好班主任群体工作,实际参观杜郎口中学,感受其精神面貌,从而形成思想触动。特别是要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改革实施阶段划分学习小组。

⑤教导处成立“核心团队”,拿出一个改革的基本框架,供学校领导和教师广泛讨论,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以备实施。

(四)理念宣示。准备好相关的标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班级我管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等,悬挂在新大楼前,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气氛,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

三、实施阶段

(一)改变教室布局

1、各班增添花架,以种养殖活动为契机,摆放盆栽花木,和谐化、友善化班级环境。

(2)改变桌椅摆放布局,三桌呈“T”字型摆放,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7个学习小组,便于展开良性竞争,便于实施“兵教兵”“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合策略。

(3)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逐步探索小组学习的激励方法,改革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有效方式,增加作业的面批次数。

(4)各年级增加水桶,便于学生课间自取白开水。

(二)、“学程预设案”的编制

之所以将教案名称改为“学程预设案”,就是期望教师从备课开始,从研究自己如何教向研究学生如何学转变。新的备课要体现由“教”向“导”转变的思想,老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本课的教学资料,全面整体的把握教学内容,进而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探究的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教师还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学程预设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一备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二备学习内容问题化的呈现方式;三备如何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四备如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五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知识。

备课是为上课准备的,所以必须注重问题的预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最想讲的知识,课堂互动中可能会生成的问题,这些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设计。

其次,改变备课方式。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各人备个人的课,忽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将采取集体备课形式,每周二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集中备课,周三下午数学老师集中备课,周四下午,所有英语老师集中备课,以这种形式,使备课环节落到实处。

(三)构建“三步六环”的课堂基本模式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我们希望“三步六环”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尊重老师创造性,又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个性,将听、说、读、写结合;思、议、探、练一致。课堂流程用结构图显示如下: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要做好三点:

1、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学生通过文本自已能解决的问题。

2、标示疑难问题。自学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要标示出来,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3、突出重点问题。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小组中讨论,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下,留待班级讨论时提出。

课堂上,学生有了问题,应该是教师作用的最佳时机,老师如何处理问题?

1、组织筛选问题。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精选出具有目标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

2、启发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互动点拨。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形成思维导图,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课堂作业必须紧扣教材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层次性,实施分层要求,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做第二目标题。作业中的问题实施兵教兵的方法,以求共同进步。

(四)强化过程管理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合作和探究带进课堂。教师要把尊重的话语,民主的作风送给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羸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还必须强化过程管理,使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1、议课。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互动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即时效益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和带头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各教研组实施一课一议:在本节课中导学方法、策略、手段、技术等如何优选与创新?如何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充满合作讨论的气息,充满激情碰撞的火花?如何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磨课。各备课组要强化集体备课,教师要以“铜小学程预设案”为蓝本,认真进行个人再备。各组要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由“学程预设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经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反复尝试,争取经过一年的积累,磨合成我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本校老师的整体实力,打造学校品牌课,提高老师的知名度,形成教学特色。

3、赛课。为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下半学期,教科室计划会同教导处组织年级赛课活动,逐步建立铜小课堂由“教”向“导”的转变。

4、评案。教科室计划下半学期组织一次“学程预设案”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入选案例将挂在网上,并推荐参加省市区评选,用学校评价的形式促进高效常态课的推广,树立课堂教学安全的典型。

四、总结完善阶段

(一)骨干团队成员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备课组长每月写一篇学科实验阶段性报告。教科室和教导处必须针对各教研组汇报上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拿出对策,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对实验进程进行调控指导,逐步完善课改内容。

(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

①教师自评。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②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

③督查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能手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做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篇6】

一、活动目的

以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着眼点,通过“简约、求实、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和以“磨课”为基础的课例探讨,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开拓创新,持续促进新课程改革。一方面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教学舞台,提升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引领中青年教师深入课堂,关注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个人教学特色与教学风格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搭建有效的校本培训平台。为此,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第十届“耕耘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二、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

三、参评对象

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全体在职教师。

四、评委成员

__

五、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新苗”教师展示课(教龄三年或三年以下)各学科上报授课教师名单和授课安排表。(展示时间:10月7日至19日)

(二)第二阶段——“新秀”教师优质课(教龄三年以上,小高职称以下的教师各学科按照安排表进行授课和评分。(展示时间:10月29日至11月16日)

(三)第三阶段——“名优”教师特色课(40周岁以下,已小高职称及以上的老师)教师各学科按照安排表进行授课和评分。(展示时间:11月19日至11月23日)

语数英等学科时间安排以上午第三四节课为主、技能学科以下午为主。

(四)总结阶段(12月3日至14日)召开课堂教学评比总结和表彰大会。(注:因数学组大部分老师都是张勤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因此本次“耕耘杯”活动中,数学组老师的课堂展示与张勤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同步进行,评优由张勤老师和学校评课小组共同议定。)

六、活动要求

(一)分科组自报参赛年级、课型。

(二)教材版本原则上使用学校日常教学教材。

(三)原则上使用本班学生上课。

(四)提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电子稿和书面稿各一份)

教学设计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学设计理念;

3、教学过程的预设;

4、教学板书设计;

5、教学反思。

(五)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结果将与期末教师的课堂教学综合评估一级教师素养考核挂钩。

(六)参赛教师体现新课程理念,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合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力求与我校的课题研究相联系。

(七)每位老师至少听课15节。

七、评比标准

参照温州市课堂教学评价表(见附件)。

八、奖励办法

本着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将对所有参赛教师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具体内容与奖励标准由评比领导小组研究后决定。

九、注意事项

1、参赛教师如果在电教室上课,应自觉维护好电教室环境卫生。

2、正确使用电教器材,使用中如有遇相关问题,应及时与总务处或应增桢老师联系。

3、参赛教师应严格按课表时间上课,不拖堂,不随意更换授课地点。

4、参赛教师应自行安排好自己的相关课程。

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篇7】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构建一套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有了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案,将对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起到导向、激励、促进的作用,同时还能为教学管理提供更准确的评价数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还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是说,科学的评价需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绩效、情感、方法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过程、方法、投入程度等进行评价。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制定原则

研究并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教学评价起到指导、推动教学的作用,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思想,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全面性原则

要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价,应观测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设计、实施和效益,以及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所取得的总体效果。全面观测课堂教学情况,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氛围。总之,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3、主体性原则

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的程度,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会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师生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要以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以一节课就把教师的教学能力作出定论。

5、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准则的特征描述

本方案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设置2个评价项目,8个评价要点。现对各评价要点描述如下:

1、学生学习

(1)参与状态

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是否能自主学习、积极学习。

(2)交往状态

生生之间是否有友好、有效地合作学习,是否能相互给予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是否充分。

(3)思维状态

学生的思维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解释、说明、表达所学知识,是否能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学生的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

(4)生成状态

学生是否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是否能总结学习所得,是否能得到相应发展。

2、教师教学

(1)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恰当。关注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与探究时空,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善于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2)教学设计

联系学生经验,创造性运用教材,优化内容。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估计教学的起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暴露思维过程。有一定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3)教学技术

重视反馈,把握教学契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应变能力强。合理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研究、探索的过程。合理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合作与互动。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4)个人素质

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板书、口头表达能力等。有丰厚的数学功底,课堂用语规范、科学。能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有较强的驾驭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自然。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量表

第五篇: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针对我镇小学实际情况,经镇中心小学领导会议研究决定,我镇小学将学习蒙山县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强化常规管理,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高效课堂,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我镇小学办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1.树立“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观,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评价课堂教学效率。

2.树立人人“有尊严、有追求、有潜能、可造就”的学生发展观,凸现学校“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发现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

(二)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克服教学随意性和无效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责任感,落实“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切实遵守教学规范,努力优化教与学的时空与流程,以“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为教学原点,完善课堂教学环节。

(三)促进师生素质提升。

1.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但重知识的结论,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发展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使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学会尊重和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帮助和引领,在自我发展中学会反思和感悟,在同事协作中学会合作和共进。

2.提升学生素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乐”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6日―12月16日)

1. 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副校长(1),办公室主任由黄绍笔副校长担任,负责组织处理我镇小学新课改的日常事务工作,联系电话:

校长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组员要积极示范,深入开展课堂调研,关注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组织及教学资源的保障。

2. 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改革实施方案,教师上课标准,学生的组织要求和课堂评价标准等;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

3. 召开全体学校领导会议、教研组组长、教师骨干代表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后召开全校教师教改动员大会,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4.组织全镇骨干教师先到蒙山县进行培训、听课取经。

5. 广泛宣传发动,召开教师研讨会,开设相关讲座,探讨学习蒙山中小学课改经验的心得体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

6.搜集课改的相关资料,并编印下发到老师手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7. 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集体进行讨论交流,初步确定备课样式,设计出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格式。

8. 总务处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增加黑板面积,按蒙山课改教学模式的要求布置好教室。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阶段(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月20日)

搞试点。经过“课改领导小组”讨论决定,首先在全镇18个教学班试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安排如下:

(1)思阳镇中心小学的四年级5个班,任课老师分别为黄剑平、陈为民、曾小丹、韦升球、李佩芳、农小敏、邓建昭、李博、王佐心、陈继民;

(2)江平村小学三年级3个班,任课老师分别为:

(3)广元村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各1个班,任课老师分别为:

(4)高加村小学四年级1个班,任课老师是:

(5)华加村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各1个班,任课老师分别是:

(6)明哲村小学二至五年级各1个班,任课老师分别是:

(7)昌墩村小学二年级1个班,任课老师是:

试点班级要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同时也采用自愿原则,欢迎其他班级积极主动参与新课改模式,实验班成功的经验将在全镇小学逐步推广。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抓好备课,利用假期提前编写导学案,导学案要提前一周完成。

2.抓好预习,教师要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

3.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改课堂教学模式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全面抓好对各教师实验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教导处要加大对各备课组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

5.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即教导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要从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课型进行全程听课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交流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

推荐专题: 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百文网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