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条据书信 > 详情页

植树节策划书方案(范文六篇)

2023-01-12 12:17:00

百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植树节策划书方案(范文六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站找到更多相关《植树节策划书方案(范文六篇)》范文。

第一篇:植树节的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起点和标志,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主题:

创建绿色校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2日。

四、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环保行动使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品质得以提高,通过校园带动社会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五、活动地点:

绥阳城郊。

六、活动参与人员:

绥阳中学部分青年志愿者。

七、活动内容:

义务植树。

八、活动流程:

1、早上9:00准时在办公楼前集合,配发袖标。

2、分配好活动任务,由各组组长带领成员到指定位置。

3、活动结束,组织志愿者返回学校。

九、活动中注意的事项:

1、同学在来往途中注意自身安全,及遵守交通法规。

2、请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社员,遵守本次活动的时间约定,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切勿迟到。

3、请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社员,遵守现场负责人的活动安排和调整,以保证活动能够正常举行。

第二篇:植树节活动方案2022

一、活动目的

3.12是每年植树节活动日,在这大地回春,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之际,校团委、学生以植树节契机,开展“创绿、爱绿、护绿”创意、实践体验系列活动。学校要求各班积极宣传、人人参与,将学习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增强环保意识,为创建省绿色学校添风采。

二、活动口号

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

三、活动时间

2019年3月10日-2019年6月1日

四、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1、“植树节”募捐倡议书(3月10日)

结合周一主题晨会,由值周班级光荣升旗手代表班级全体同学,发出倡议,然后以团委学生代表发表“植树节”募捐倡议书。

2、 绿色环保主题班会(3月11日)

各班在周二下午主题班会上,开展有关“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植树节”募捐,募捐方式要强调自愿原则。

3、 “植树节”募捐活动(3月12日)

3月12日,广播操期间,由团委、学生会组织完成“植树节”募捐仪式;募集的全部资金用于下面的班级绿化大赛;不足部分将由政教处向学校申请补足。

4、 室内绿色评比创意设计大赛(3月10日-3月21日)

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同学为各自班绿色布置做好设计,设计稿必须图文并茂,说明设计意图,书面或电子稿均可。我们将各班绿色创意设计作品发布到校园网网络,供教师、学生、网络游客进行网络投票,请专业老师评价,评出最佳创意奖、优秀设计奖若干名,给与奖励。

5、 室内绿色实践活动(3月22日-3月31日)

各班根据室内绿色设计,对班级进行绿色布置,通过购买花、草或者其它美化班级,但是班级布置不可花哨,要得体、美观大方、经济实惠。

6、 室内绿色实践养护(4月16日-5月30日)

请大家通过网络搜索养护绿色生命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咨询行家、有经验的长辈,增长呵护绿色的知识;保护好教室的环境;确保设计方案全面得到保护。

7、 室内绿化检查、验收评比(6月1日)

五、奖项设置

1、本活动分初一段、初二段、初三段分别评奖;

2、各段均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6名。

第三篇:植树节植树活动方案

1.活动背景:

“植树节”,是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的伟大节日,是一个穿越历史时空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是一个公民与一种时代精神的关联、叩访和情结,是一个公民主题意识的觉醒与取向,权利与义务的履行,享有与捍卫的见证。“植树节”,是一个必须追寻的以植树造林,山川秀美为世人奉献绿茵为最好庆祝方式的节日。为了继承这个传统的植树节,为了营造充满活力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气氛,充分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风采和良好积极向上的风貌的同时,作为公民的我们更应该着手于整治校园环境,为创造一个绿意嫣然、生机勃勃的校园环境贡献出一份力量。同时,全球变暖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为改善温室效应做一些贡献。所以,我校数学系实践部将在植树节这一天举行一次学院性的植树活动,倡导大家从自我做起。

2.活动目的:

秉承学校的传统美德,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大家爱护花草树木的责任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加强学习气氛,同时,宣传温室效应的危害,倡导大家爱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并在活动中发扬志愿精神。在植树过程中,由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土木工程系团总支秘书处的成员可以自由分组,进行植树活动

3.活动主题:

播撒希望种植梦想

4.举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土木系团总支及所有党员。

5.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2日

6.活动地点:

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

7.活动流程:

1.3月12日早上全体成员集合

2.上午8.30,到达活动地点开始植树

3.植树树后整理工具,带走垃圾。

8.人员安排:

负责人:苗文玉叶正海

成员:团总支全体成员

9.活动步骤:

①.对活动相关事情进行讨论

②.安排相关人员购买活动所需的工具

③.制作相关海报

④.到达活动地点后开始活动

⑤.活动完成后打扫现场,收拾工具由负责人带回

10.活动所需工具:

树苗,铲子,水桶

11.注意安全

第四篇:22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

一、植树时间:20__年3月11日下午3时左右。

二、参加植树人员:全体干部职工及镇直单位全体人员、学生、志愿者等。

三、具体活动措施

1、造林现场组织:由镇林业站负责场地及人员安排。

2、造林苗木准备:由镇林业站负责组织,并送到造林地块和公路两旁,苗木全部采用带土蔸的绿化大苗。

3、植树工具:由镇林业站负责镇机关造林的工具50把,其中锄头30把,铁锹20把,其他人员的由各参加植树单位自行负责。(工具包括锄头、铁锹、水桶等)

4、技术指导:由镇林业站负责组织所有的技术骨干力量深入到造林植树地点进行技术指导。要确保每个地块都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5、宣传报道:镇直各单位门口都要悬挂有关造林绿化的横幅一幅、标语若干条,由镇林业站负责几个主要路口的横幅、标语。镇文化站负责宣传报道,将此次造林绿化活动的声势造大造强。

6、秩序维持:交警中队负责维持交通秩序,植树造林活动期保证车辆通行有序和车辆的停放。派出所负责参加植树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四、其他事项说明:

1、体、弱病残者不宜参加此次活动、

2、参加植树人员要各自注意人身安全,严防劳动工具误伤他人等伤人事情发生。

3、参加植树活动的交通车辆务必贴上“植树造林”等字样,以便交警区分维持交通秩序。

5、各参加人员的劳动工具、交通工具、饮用水、用餐等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第五篇:植树节的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

我为母校建设出一份力。

二、活动时间及对象:

准备阶段:各中队辅导员做好宣传引导,全校学生于20xx年3月9日至11日,完成每人拿出2颗鹅卵石的任务;学校购买小树苗;20xx年3月11日,由学校行政领导对学校操场旁边的泥巴地进行规划和分区。

活动当日:20xx年3月12日——植树节,学校一至三年级照常上课,四至六年级只上上午课,下午参加植树活动;

三、活动地点:

翁坪乡中心小学学校操场旁泥巴地及校园内花坛。

四、领导小组:

组长:杨贵华

副组长:xx

成员:xxxx

五、活动内容:

1、按照分工完成植树任务;

2、按照规划图给学校花园铺路;

3、上午课程中,第四节课由班主任给各班级上班好一节以“我为母校建设出一份力”为主题,以森林放火、植树护林、美化校园、交通安全、游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

第六篇:植树节植树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认养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三、活动时间:

xx年x月xx日

四、活动内容:

1、植物种植全校播种行动:

大队部在升旗仪式上向全体队员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学生自带种子和花草进行动手种植的实践,撰写观察日记或实验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并美化教室。

活动时间:

2、环保护绿行动:

各中队成立护绿小队,认养校内绿化植物,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各中队制作护绿卡片,统一悬挂。(每个班级认领一棵树木或一株花,在所认领的植物上悬挂上班级)

活动时间:xx年x月xx日

3、“我知道……”植物生长知识交流活动:

电视资料片辅导和班级讲座,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知识在队会上交流、宣传。

活动时间:xx年x月xx日

4、“绿意角”的设计评比:

充分发挥同学的创新能力,将绿化、生物养殖、植物种植等融为一体。

5、“我为威海开发智力献计策”环保金点子征集:

发动学生开展探究性、研究性主体实践活动。征集“我为xx开发智力献计策”金点子;征文“我们的畅想”。

备注:请各班主任严格按照活动计划活动,德育处将按照活动规定时间抽查。

推荐专题: 广告策划书 营销策划书 植树节策划书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百文网移动版